劉大姐馬上就要40歲了,都說“四十不惑”,可劉大姐最近卻很是煩惱疑惑,因為她發現自己手臂上好像突然長了好幾顆痣。
起初,劉大姐對此不以為意,覺得都步入中年了,誰身上沒幾顆痣?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劉大姐覺得手臂上的痣似乎有變大、凸起的趨勢。這下劉大姐可無法假裝看不到了,但是一向身體健康的她,哪里想到一顆痣會有什么大毛病?頂多就是自己買點藥膏涂涂就好了。于是劉大姐瞞著家人,自己跑到藥店想買藥膏涂在長痣的地方。
“怎么還不去看醫生,你手臂上的痣看著不太正常啊?小心黑色素瘤!”藥房的藥師盯著劉大姐的手臂,擔憂地說。劉大姐很怪,這不就是普通的痣嗎?怎么聽起來很嚴重的樣子?
一、你能分清痣與黑色素瘤嗎?
人身上長痣,主要是因為先天遺傳因素,痣細胞發育異常,黑色素細胞在向表皮移動的過程中局部聚集成巢形,痣也因此形成。而痣的后天生長,多與紫外線照射、不良生活習慣刺激、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
一般來說,色素痣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要警惕一種情況——“偽裝”成普通痣的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高度惡性的腫瘤,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若受到過多外界刺激產生損傷,在其修復過程中發生基因錯配、突變等情況,細胞便容易惡變,進而形成黑色素瘤。
日常中持續的創傷與刺激、紫外線照射、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誘發該病。
黑色素瘤由成團的黑色素細胞及周圍組織組成,視覺上與“黑痣”相似,因此很容易被患者混淆、忽視。
雖然大部分普通痣不會發展成黑色素瘤,但當原有痣發生大小、性質、顏色或質地等方面的改變時,要引起重視,警惕是黑色素瘤侵襲。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副院長顧建英教授也表示,只有10%-20%的黑色素瘤與痣的惡變有關,也就是說80%-90%的黑色素瘤是新發的,不是由痣惡變而來的。如果實在放心不下,有四種方法可以幫助定位可疑對象。
1、看部位
相對來講,發生在足底、腳趾、腰圍、腋窩、腹股溝、生殖器等經常摩擦、運動部位的色素痣需要引起注意,因為經常摩擦會使痣受到刺激,弄破后細菌感染的幾率增加,有可能誘發黑素瘤。
中國人的黑色素瘤好發于四肢末端,因此這些部位的黑痣更應該嚴密觀察。
2、看深度
是否癌變通常與痣的大小無關,但與痣細胞所處的位置有關。按痣細胞所處的皮膚深度,痣分為皮內痣、交界痣、復合痣。相對來說,交界痣更容易癌變。
交界痣即發生在真皮和表皮交界處的痣,一般為褐色或黑色斑疹,微微隆起,2-8mm圓形,邊緣清晰,顏色均一,表面光滑無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
3、看顏色
雜色常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雀斑型、表淺蔓延型惡性黑色素瘤,常會在棕色或黑色痣中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尤其藍色要高度警惕。另外,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或灰色。
4、看形態
痣發生惡變的特點還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整齊、不規則地迂回和扭曲;體積增大,直徑大于0.5mm等。
此外,表面破潰、發炎、流水或出血、疼痛、瘙癢、周圍出現衛星病灶等的黑痣,也一定要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疑似惡變的“痣”,要及時就醫排查,盡早切除。惡性黑色素瘤越早發現越早規范治療,效果會越好。
Ⅰ期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規范手術后五年生存率高達90%;即便到了Ⅲ期,合理治療后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30%以上,但如果到了Ⅳ期,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
二、手臂上痣超過11個,患癌幾率越大?
《英國皮膚醫學期刊》上曾發表一項來自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論文,研究人員們發現,手臂上痣的數目或許能很好地預測整個身體痣的數量。
研究結果顯示,右手臂上的痣超過7顆的人,整個身體擁有超過50顆痣的幾率是右手臂上痣少于7顆之人的9倍;而右手臂上有超過11顆痣的人,很有可能他身上有一百多顆痣。由此推測出,這個人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更高。
但是,北大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李航認為,該研究有較大的局限性,可能并不適用于中國人。
痣惡變成黑色素瘤是個低概率事件,且我國多為肢端型黑色素瘤,長在手掌、腳掌位置上的較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單靠去數手臂上色痣的數目,很難為中國人預防黑色素瘤提供有效參考。
三、做好“三防”,幫你遠離黑色素瘤
早期發現和預防是戰勝黑色素瘤的最好方式,在與黑色素瘤的斗爭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做好以下三點,幫你遠離黑色素瘤:
1、防曬
皮膚越白,皮膚中所含的黑色素越少,對于紫外線的防護力越弱。如果接受不當的陽光照射,比如頻繁進行日光浴、經常性曬傷,或是頻繁照射紫外線燈,會有誘發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因此,曬太陽也要適度,尤其是皮膚白皙的人群,更要注意避免暴曬;經常在陽光下工作的人群,也需盡力做好防曬措施。
2、防刺激摩擦
痣中黑素細胞如果頻繁受到不良刺激,就會增加細胞的非正常分裂、增殖、修復的次數,這個過程可能會誘發致癌基因突變。錯誤地采用搔抓、刮切、刀割、繩勒,或用針挑、腐蝕藥物等方法刺激黑痣,都會加速黑色素瘤轉移。
3、防“亂點痣”
點痣的做法有很大的隱患。目前點痣主要是激光、冷凍兩種方法,這對痣具有很大的刺激性,可能會導致其惡變。如果痣已經惡變,點痣會刺激其轉移擴散,通過血管、淋巴管從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個部位。一旦黑色素瘤發生了轉移,5 年生存率將低于20%。因此,痣如果需要治療,正確的做法是到有經驗的專科醫院就診。
總結:黑色素瘤具體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主要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環境危險因素是間歇性日光照射。而早期發現并治療,將有助于提高皮膚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
參考資料:
[1]朱學超,劉宏君,薛孝威等.手足部惡性黑色素瘤21例的外科治療及預后[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02).
[2]林千里,張文俊,汪匯等.皮膚黑色素瘤流行病學及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9(03).
[3]許媛媛,肖飛,劉彥霞等.黑色素瘤與色素痣的轉錄組學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9(0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