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門診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原本是A看診,但是遲遲不來,于是就去門外人工叫了一下患者,然后就看看一個20歲左右的姑娘一臉蠻橫的走了過來,嘴上說了句:別叫喚了,這個人是我媽媽,在衛生間呢,你也別叫下一個了,下一個是我!
這樣的一個態度讓我著實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好奇心激發了我,但是沒想到更令人無奈的事情還是在看診過程中。
女孩先看的,說自己是乳腺癌,不想切除乳房,覺得自己太年輕,但是病理結果是早期,切除后治愈的可能性極大,自己很糾結,茶不思飯不想,天天被母親逼著吃飯!
女孩媽媽在旁邊:天天就知道亂看資料,也不聽我的,做飯也不吃,不吃哪有抵抗力!不然怎么做治療!
基本上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進行了有10分鐘吧,到母親看診,原來母親是甲狀腺癌!
母女二位共同患癌,這也是臨床中一個并不罕見的現象。那么:癌癥真的遺傳嗎?有家族性遺傳的說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癌癥并不是遺傳病、傳染病,但是具有家族聚集現象,有基因易感性。當然,有基因易感性也不是說一定會患癌,相對于其他群體,更容易患特定的癌癥。
除了腫瘤的基因遺傳易感性外,后天因素也是發生的主要因素,如家庭成員中有相似的生活飲食環境、習慣等。比如:家中有人吸煙,家庭成員患肺癌的概率較大;家族飲食中多食用腌制食品,愛吃剩飯,可能導致多位家族成員罹患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母女二人的脾氣都不太好,控制欲比較強,脾氣暴躁,我之前說過:不良情緒是癌癥的催化劑,二人患癌和長期處于不良家庭氣氛中有很大關系。
一些疾病因素也會導致癌癥的發生率增加,如家族中多人患肥胖癥等等;如果家庭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也會導致家族中多人患癌。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由于世代相傳的致癌基因突變引起的,攜帶這種基因的人群患癌的風險會高一些,這場被稱為“遺傳性癌癥”。
不論是哪種導致家族性癌癥產生的條件,都會讓人們患癌的風險增加,如果有這種情況的朋友們就要多加注意了,定期做檢查,并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不過即使體內有這種致癌基因,也不一定就會患癌。我們絕大多數人體中都是存在癌細胞的。在我們體內環境平衡免疫系統運轉良好時,這些癌細胞一般掀不起什么風浪。這就是中醫提倡的“上醫治未病”。維護好內環境,不讓身體進入“癌”狀態,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