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患有膀胱癌,是因為尿血去醫院檢查查出來的。
“我當時沒當回事兒,以為是尿結石,就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檢查了,結果人家跟我說:你住院吧。當時就隱約感覺到情況不會太好,可能就是癌癥。”
劉先生倒是想的很開,癌癥雖說是絕癥,但我也花甲之年了,就剩一件事情還沒辦:寫遺囑。
雖說寫了遺囑,但患者和家人并未擔驚受怕的度過每一天。劉先生的老伴像往常一樣照顧患者起居,甚至因為自己本身患有美尼爾綜合征,還需要患者反過來照顧她。
患者說:“我老伴不舒服,這樣反而讓我有了更多的責任感,覺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抵抗疾病,跟老伴繼續相互扶持下去!”
因為患者生性樂觀、堅強,在患病后,他不僅不因為鄰居的回避而感到心灰意冷,反而激起了“逆反”心理,“你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要活得更好!”
有了這種信念,加上之前在合唱團結識的親友們的鼓勵、慰問,患者越發覺得自己得好好活下去,更加積極地配合治療,聽醫生的話該忌口忌口,該鍛煉鍛煉,恢復的特別好!
在抗癌四年的時候,劉先生與合唱團的朋友們還去參加了大型演出,在得知他是癌癥患者后,臺下的觀眾們掌聲不斷,為他鼓勁。
劉先生抗癌至今年十幾年,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生活豐富多彩,并未因為癌癥這個突如其來的疾病而苦惱。
“大家都說你都患了癌癥了,怎么還這么樂觀。一方面我有醫生的保護,親人的幫助,朋友們的慰問,我就安安心心的該治療治療,該鍛煉鍛煉,該聽醫生的話就好好聽話,這些都會給我一些積極促進的作用。”
有人擔心副反應、有人害怕復發轉移,那么,什么樣的治療能給患者信心,讓患者不再懼怕癌癥這個所謂的“絕癥”呢?
除了合理、科學、規范的治療,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樂觀的心態,堅強的求生意志,定期復查等等都是增加治療效果的一方面。
大家可以看到,患者的情緒非常好,心態也非常積極,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豁達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緒,培養和維護健全的人格及社會適應能力,對于防治癌癥非常重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