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的侵襲與轉移是腫瘤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據統計,臨床腫瘤50%以上死于癌晚期的侵襲與轉移,所以,如何控制癌的侵襲與轉移是醫生和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也是成功抗癌的關鍵!
為什么會出現癌瘤轉移呢?三方面因素:
一、氣滯、血瘀、痰凝
機體某一局部的氣滯、血瘀、痰凝是癌毒擴散和轉移的適宜土壤與環境。臨床腫瘤患者除表現一系列的正虛證候之外,均不同程度地伴有氣滯、血瘀及痰凝的證候。
癌毒在沿經脈、絡脈播散過程中,為諸邪所阻,局部氣血失和,痰瘀毒聚,即可形成轉移瘤。
二、正氣內虛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惡性腫瘤自始至終表現為一系列的正氣為癌毒所消耗的過程。癌毒的產生,癌瘤的發生與發展均本于正虛。
隨著病程的進展,癌毒不斷地耗散正氣,致正虛證候不斷加重,正虛則其外抗、內固癌毒的能力下降,導致癌毒擴散,疾病進展,最終出現多處轉移,發生多臟器衰竭、惡病質,此系正氣耗竭,陰陽離決的表現。
正氣足,免疫強,就能吞噬掉癌細胞
此外,“最虛之處,便是客邪之地”,機體某一臟器或組織局部的“正虛”,亦是癌毒轉移的一個重要條件。
臨床治療中必須注意固護正氣,使正氣內存,才能有效防止腫瘤的轉移。
三、癌毒本身
癌毒是癌瘤發生和發展的直接病因,也是造成癌瘤轉移的內在的根本因素。其特性的兩個主要方面:
一是易于擴散;
二是易于耗散正氣,導致正虛不固。
癌瘤的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癌毒向原發病灶周圍的侵襲擴散;
進入中期,癌毒沿絡脈、經脈流散,在適宜的環境下又會形成轉移病灶;癌毒淫溢,更耗正氣,雙方力量此消彼長,正氣固攝能力愈弱,癌毒的轉移擴散趨勢愈盛,形成惡性循環,逐漸進入晚期。
目前,西醫藥治療癌癥更多的是局部的治療,它的攻擊性大,以盡快殺死腫瘤細胞為主。
而中醫藥治療體現的是整體觀,全身治療調理,改變患者體內環境,改變你那適合癌細胞賴以生存的身體“土壤”。
再和大家強調一下:
杜絕癌轉移的關鍵就在于調節各臟腑之間的平衡,改變患者的“癌狀態”,改善其體內的癌性環境,保護好未受癌毒攻擊的臟腑,這樣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結合中藥抗癌為什么對你好?
1、中藥+手術
圍手術期結合中藥,減少手術并發癥,提高癌癥外科治療效果。
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促使術后脾胃功能的調整,氣血得以恢復,對術后康復,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療效,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打下基礎。還可提高近期生存率,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2、中藥+放化療
中西醫結合放化療能增加療效,減少副反應,延長生存周期,提高生存質量。
中藥與放療結合可以減少放療所致的毒副作用,對于放療而致的皮膚及粘膜損傷,中藥外用亦有很好的療效。
中藥與化療結合一方面可以減少或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加臨床療效。
3、防治復發轉移,防治癌前病變
比如,活血化瘀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降低和減少腫瘤的轉移和復發。采用清熱解毒,清除內熱,氣血流行通暢,恢復機體的機能平衡,增強抑制癌細胞繁殖的能力,使癌瘤得到控制。
我們治療的1例胃癌患者,當時患者行胃癌手術后,因有淋巴結轉移,所以,采用術后輔助化療,3周期化療后由于肝功能出現異常。
患者放棄化療,到我院尋求中醫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重點在于改變患者的“癌狀態”,改善其臟腑平衡狀態,通過調整,患者身體情況明顯改善,堅持服用中藥,10多年了,現在不僅身體很好,事業也非常成功。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好醫生為健康護航# #健康科普大賽# #癌癥##中醫#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