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為什么會生痰呢?痰不是從肺里出來的嗎?
很多人都會有上面的疑問,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從脾的生理功能說起。
脾最重要的一項生理功能就是“運化”,什么是“運化”呢?
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轉輸,是在脾胃、肝膽、大小腸等多個臟腑共同參與下的一個復雜的生理活動,其中脾起主導的作用。脾具有將水谷化為精微的功能,并且能夠將精微物質轉輸到全身各臟腑組織。
人類的食物中,水液是必不可少的,脾同樣主管對水液的吸收和轉輸,調節、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
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正常,水液代謝就能夠正常,既能使體內各組織得到充分濡潤,又不會導致水濕過多而潴留。
但是,如果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虛”了,水液就會在體內停滯,從而產生水濕,水濕長久停滯,就會凝聚成痰。
這就是“脾為生痰之源”的理論。
“脾為生痰之源”還有下半句,叫做“肺為貯痰之器”。
人體的津液是由脾上輸于肺的,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而布散周身、下輸膀胱。所以說,水液的運化是脾肺兩臟互相配合,共同參與過程。如果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聚濕生痰,就會影響到肺。
所以說痰的病位在肺,但是其根本在脾。
所以說,治痰不能光治肺,不能只化痰、祛痰,還需要針對脾進行調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