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是發生于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腫瘤。有良性,惡性之分。惡性骨腫瘤,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骨癌”,其發展迅速,預后不佳,死亡率高。骨癌患者除了必要的治療外,飲食也十分重要,骨癌患者的飲食要是護理周到可以幫助康復。那么,骨癌患者的飲食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人體的骨腫瘤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其中,原發性骨腫瘤起源于骨、軟骨或其他骨組織,大部分都是良性的。這種骨腫瘤是很少見。而由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到骨的繼發性癌癥則是比較常見的。
原發性骨癌通常侵犯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比他們的同齡人長得更高的人,主要類型是骨肉瘤,大約占所有原發性骨癌的60%。它之所以易侵犯青少年,是因為青少年的骨骼正處于快速的發育階段,尤其是肉瘤多發生于5~9歲的兒童和20~30歲的青壯年。
而軟骨肉瘤起源于軟骨且易于侵犯中年人。其他少見類型的骨癌發生于成年人,包括纖維肉瘤、惡性巨細胞瘤和有毒瘤。
骨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可能與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癥刺激、遺傳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內血液回流不順暢及放射線照射等因素有關。骨癌治愈的可能性主要取決于其發現的早晚及腫瘤轉移的速度。
繼發性骨癌的生存率各不相同,良性腫瘤通常成為健康的長期危險信號。病人的年齡、性別與發生部位,對骨癌的良性與惡性的鑒別診斷有很大關系。骨癌的一般臨床癥狀與其他癌癥患者~樣,會出現食欲減低、體重減輕、發熱等癥狀。患部疼痛,關節與肢體有局部腫塊及腫脹;患病部位的關節使肢體運動受限制i患部皮膚會慢慢潰爛,神經血管受到壓迫,而使患部的肢體遠端有麻木感。
骨癌最典型的癥狀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顯的骨痛時,就更需特別注意。如果骨癌長在四肢骨,由于較易發現,轉移較慢及易于治療,治療效果應比長在軀干骨的要好。由于醫學的進步,通過病人與醫生的全力合作,已經使惡性骨癌經過治療的5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骨癌的癥狀
1、腫塊
骨癌患者早期會在骨的表面出現一個硬的腫塊,有痛或不痛的癥狀。
2、骨和關節疼痛或腫脹
骨癌患者早期會出現骨和關節疼痛或腫脹,經常在夜間疼痛感加強且不一定與活動有關;疼痛可以是持續鈍痛或只在受壓時感到疼痛。
3、骨折
骨癌患者早期會發生病理性骨折或變形。
4、發熱、體重下降
骨癌患者早期會出現發熱、體重下降、疲勞和活動能力下降,這種狀況有時發生于晚期骨癌,而良性骨癌通常無疼痛癥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