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發生,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無跡可尋。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先發現一些非典型增生,有時候又稱之為異型增生,再發展為局限的原位癌,如果疾病進一步發展就成為浸潤癌。
在正常組織和癌之間有一個中間狀態,稱之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這種病變就相當于一些不穩定的分子。雖然身體還沒有出軌,但是心理已經出軌了。如果在這個階段早期干預,可以杜絕很多癌癥的發生。
什么是癌前疾病?
癌前疾病是在癌變之前的一種臨床狀態,是指具有明顯癌變危險的某些疾病。癌前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先天遺傳性的,還有一種是后天獲得性的。先天遺傳性的又稱之為遺傳腫瘤綜合征,主要是因為遺傳性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導致患癌的機會顯著增加。獲得性的癌前疾病,主要與不好的生活習慣、細菌或病毒感染、慢性炎癥等疾病有關系。
常見的癌前疾病有哪些?
- 大腸腺瘤。一種很常見的癌前疾病。在腸道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主要有兩種類型,絨毛狀腺瘤和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還有一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幾乎都會轉變為癌癥。
- 乳腺纖維囊性病,有時候又稱之為乳腺囊性增生癥,主要發生在40歲左右的女性,表現為乳腺導管囊性擴張,小葉和導管上皮細胞增生。如果伴有導管上皮增生,那么發生癌變的幾率會顯著增加。
- 慢性胃炎與腸上皮化生。胃的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發生有一定的關系。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黏膜相關淋巴瘤及胃癌相關。
-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腸道的炎癥性疾病,反復發生潰瘍和粘膜增生的基礎上可以轉變為結腸癌。
- 皮膚和口腔慢性潰瘍。長期的慢性炎癥刺激鱗狀細胞,可以從不典型增生最后發展為癌。
- 粘膜白斑。常見部位有口腔和外陰等部位,因為鱗狀上皮過度增生,過度角化,發生異型性增生,如果長期不愈的話可以轉變為鱗狀細胞癌。
癌前疾病的一些誤解
- 既然是“癌前”,就說明還不是癌,總體還屬于良性疾病,所以不用過度恐慌。
- 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疾病都會轉化為癌,有些只是極少數最終轉化為癌癥,還有一些癌前疾病大部分會轉化為癌癥,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并不是所有癌前病變都需要手術切除,很多癌前病變,通過內科治療是可以逆轉的,并不需要手術,比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這些疾病。
- 一些癌前疾病并不是切除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比如腸道息肉在切除之后還要定期復查,因為后期可能會有新發腸息肉,同樣可以轉變為癌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