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有明顯癥狀時再去醫院做檢查,已經達到癌癥晚期,這讓很多患者措手不及。癌癥的發生很突然,為什么一檢查就是晚期呢?
首先是因為大多數癌癥在早期都沒有特別明顯的征兆,由于很多癌癥在早期的表現和普通疾病非常相似,因此非常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
如乳腺癌與乳腺增生的癥狀很相似,都是乳房摸起來有腫物,很多人就以為是乳腺增生而麻痹大意;直腸癌被誤以為是痔瘡、胃癌以為是胃炎、肺癌誤以為是肺炎或哮喘等等,這些癌癥都極容易與普通疾病混淆而導致病情延誤,等到診斷出癌癥的時候大多數已經屬于晚期。
特別是身體較好的人群,認為自身的身體素質好,反而更容易忽略癌癥早期發出的征兆。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癌癥的相關知識。
同時,我們要知道,體檢并不是萬能的。并不是體檢就能發現癌癥,一般常規體檢只是針對于血糖血壓血脂、尿常規、心電圖以及血液等,只能查出基礎性的疾病。若想要確診自己有沒有患癌,需進行針對性的腫瘤檢查。即使做此檢查,也不能完全保證能檢查出腫瘤。
另外做腫瘤檢查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不同的腫瘤檢查方法也不一樣。因為受到經濟以及體質因素影響,不可能每年都做。而諱疾忌醫也是當代人群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不愿意看病、不敢看病也是導致疾病一發現就已經成為晚期的原因。
在臨床上,還有一些癌癥患者疑問,為什么有的人晚期癥狀也不是很明顯呢?首先大家要明白,癥狀是怎樣出現的,為什么會出現癥狀?其實,所謂的癥狀,也就是不舒服的表現,比如疼痛,咳嗽,腹脹,拉肚子,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等。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舒服的表現?本質上就是因為癌癥侵犯或壓迫或破壞了某個器官組織,從而帶來相應的表現。
比如,癌癥侵犯或壓迫到某個臟器,那么就可能會出現與這個臟器有關的表現,比如氣管里有腫瘤侵犯或壓迫,就會有咳嗽,食管里長了腫瘤,堵住了食管,那么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有堵塞感,也就是吞咽困難,如果胸腔里有胸水,就可能壓迫肺,就會有氣喘呼吸困難,如果有腹水,可能就會有腹脹表現。
因為癌癥有可能侵犯或轉移到全身任何部位(除毛發和指趾甲外),所以,癌癥病人也就可以有任何可能的表現。但問題的關鍵是,一個人診斷得了癌癥時,他的癌癥可能還沒有導致相應的組織器官出問題從而產生癥狀,癌癥病人可能有各種表現,但不等于一定會有癥狀表現,不能混為一談。
很顯然,早期癌癥也可能侵犯或壓迫臟器組織,從而出現癥狀,但這種幾率相對會小一些,因為早期癌癥侵犯較淺,或者比較小,不容易對周圍組織器官帶來明顯影響。而晚期癌癥通常長得比較大,或者侵犯比較深,或者轉移至其他地方,從而更易出現癥狀。可見,是不是出現癥狀,主要并不取決于是早期還是晚期,而是跟腫瘤的部位、大小等有關系,是不是影響了相應的組織器官。
晚期癌癥如果沒有對周圍組織器官或者盡管有遠處轉移,但不是重要臟器,比如只是轉移到淋巴結或皮下,可能就不會有什么明顯的不舒服,而有的早期癌癥之所以是早期,腫瘤本身可能并不小,或者它長的部位特殊,它就可能有明顯的不舒服癥狀,甚至有的良性腫瘤(比如長在腦內的良性腫瘤)可能出現明顯的癥狀甚至危及生命(腦干的良性腫瘤可能壓迫呼吸心跳中樞而致命)。
良性腫瘤,早期癌癥,晚期癌癥,都可能出現癥狀,也都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差別只在于出現癥狀的概率大小,良性腫瘤出現癥狀的概率較小,早期癌癥出現癥狀的概率次之,晚期癌癥出現癥狀的概率最大,但不等于良性腫瘤和早期癌癥一定不會有癥狀,不等于晚期癌癥一定會有癥狀。
所以,不要僅以癥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癥、是早期還是晚期。不過,也必須明白,盡管有的晚期癌癥沒有癥狀,但也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隨著癌癥的持續發展,最終必然會出現癥狀,不會一直沒有癥狀。
晚期腫瘤的治療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為原則,以解除患者當前最大的痛苦、癥狀為主,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中醫治療癌癥是從患者整體進行考慮的,而不是只局限于病灶本身,它主要是以治養結合為治療原則,也就是在治療癌癥的同時,還可以全面提升癌癥患者免疫力,從而讓患者更有精力、體力去對抗后續的癌癥治療。
同時,中醫藥在改變腫瘤生存環境,控制腫瘤生長,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作用也是非常突出。
中藥在治療腫瘤上一直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地認識中醫、中藥,無論是抗腫瘤,還是治療其它疾病,都能讓病人多一項選擇、多一份希望。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