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理想中現實的體現,更似無奈中咬牙切齒地“憎恨”,更或是迎合大眾理念下的“過度”。
看此題目,似乎今天侯醫生又要搞什么高大上的科普。不然,任何原創的文章都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隨意發揮,尤其不能緊隨觀眾的意愿刻意渲染、達到鍵盤俠殺人于萬步的境界。
今日的“清零”,其實來源于豫北口罩下短時間的領悟而衍生開來。
口罩吃緊,侯醫生自然加入純粹奉獻的空間,已經72小時沒有回家,“得福“的病人家屬無不歡呼24小時不間斷的高端醫療服務。但,被清零的肺磨玻璃結節的他們能感到他們真實的幸運嗎?
雖然,侯醫生沒有中斷手術,特別是肺磨玻璃結節的手術切除,但,自從口罩吃緊那一刻起,便勸退了很多決計手術的病人,雖然經過我精準的分析到了最低手術的標準MIA進展期,但何必糾結于這段兒飄忽不定的日子?何必懼怕難捱過短暫的時間呢?
這段時間,侯醫生主刀的磨玻璃結節的手術,都是經過精準數字分析后、不能延誤的IAC階段!如何不能延誤,簡單而言便是實性超過50%、長期存在、持續進展的肺磨玻璃結節,看到那持續存在的實性成分,我似乎看到了最終病理描述的“微乳頭型比例、實性型比例”。平心而論,這段時間,經我會診評價的肺磨玻璃結節朋友,即使確鑿MIA階段的,我都會善意的勸退和等待至口罩松動后的一至三月后。
憑什么?相信我!就憑雜學后積淀的眼力和決策力!
但,我只能做到自我,省級醫院無法應診的大量涌入市級醫院,封閉下的醫院大量病人選擇稍有松動的醫院。“資本流動”這個概念在絲毫不懂經濟學的侯醫生嘴中說出顯得軟弱無力。
“清零”似乎成了掃除溝通所有障礙的關鍵詞,發現了便可以清除,肺磨玻璃結節無論什么,滿足您的要求“一切了之”似乎成為了原本多元選擇下唯一菜市場內顧客的無法拒絕的選擇。
“清零”,小到肺磨玻璃結節的臨床決策,大到醫學的精髓本質,都是無比殘酷和違背天道的。
“長期存在、必為惡性、任其發展、貽害無窮”,也許,肺磨玻璃結節的斬草除根便源于這種草根的理念。相比于歷史的記載,“磨玻璃結節的紅衛兵”對他們的稱呼毫不為過!
雞血般的社會,造就狂熱的醫學,其實根深蒂固便來源于毫不知情、不想知情、無法知情的社會,長期不間斷的渲染,早已讓不知所以的民眾發現了肺結節便等同于“癌”的理念,更不要說日益薄層CT下多發結節的發現和曲解。“清零”便成為了萬眾期盼的肺結節至上的理念。
原本可以順應潮流,偏執于逆向而行,步入不惑之時,侯醫生才懂:醫學沒有萬能,零只是一種奢求或生命的終結!
肺磨玻璃結節,長期存在,誠然與“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息息相關,早在20年之久的日本JCOG0201研究便已揭示80%的相關度,如果,我們的思維僅僅停留在既往的理念之上,對于醫者是一種無能,對于磨友更或是一種悲哀!
就如幾天前,一位信任的網友上傳一張圖片問我的態度,我直言道:如果我還依靠簡單的一張圖片決斷磨玻璃結節的命運,這和馬戲團會做數學題的汪星人有何區別?
這句話傷人,傷的也許是同行的內心。但,同行讀到這里,有沒有些許的共鳴?日常工作中,看到我們尊敬的專家說出“像、應該是、不能排除”的CT影像臨床診斷依據時,真正讀懂磨玻璃結節的您有沒有一種掄圓巴掌的沖動,有沒有一種“你薄層連續、矢狀位、冠狀位、多模態甚至于三維動態、VR渲染看一下!”的憤怒呢?
明明是厚層CT、低劑量CT下的磨玻璃結節,卻有太多的解讀和診斷,殊不知那種只能僅僅表述“存在”的事實,對于侯醫生專業的層面而言欠缺太多,“像”無非只是建立在潛意識中的猜測或高深的“內力”,請問東方神眼之外能有幾人?虛空之下,我們只是毫不知所以然的“汪星人”而已!憑記憶、憑直覺、憑類似于皮鞭樣“臨床教訓”的積累,雖難能可貴,但終會為“循證醫學”所遺棄。
“肺結節一體化診療”進階到“肺結節動態數字影像精準一體化診療”是侯醫生個人不斷精研的進步和總結,沒有論文、沒有渲染,只有融匯各種營養后在知命之年下的“知命”。
我的言論,觸動了太多,也讓自己損失了太多。但,行醫如此,夫復何求呢?
肺磨玻璃結節,太多的套路、太多的渲染、太多聲淚俱下的描述,似乎讓我們不得不有一種“清零”的沖動!
就如口罩下死亡率、后遺癥的渲染,當我們都習以為常、無從避免之時,反而才去審視那種過度后的弊端。
什么都可以清零,但面對醫學和健康時沒有絕對,更來不得完美,因為醫學本就沒有絕對的“零”,依侯醫生個人看來,醫學的0僅能表示不是疾病或生命的結束。
就如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術后分期,T分期代表著結節在縱膈窗顯示的實性成分,5mm實性成分才能歸結于T1a,才能術后病理分期為Ia期。作為醫者,沒有這種西方謹慎的分期,臨床太多的磨玻璃結節術后被過度,其實,沒有任何縱膈實性成分顯示的純磨玻璃結節理論上均為0期,除非您的醫生能修改世界公認的共識。
0而“清零”,甚至于寄希望于術后繼續無休止地“清零”,這是一種病態還是非要讓生命清0的節奏?
世間,太多的0期為“清零”的磨友,伴隨著孜孜不倦嘔心瀝血的醫者致力終生清零的境界,繼續憂慮而不可自拔。
“清零”的世界很寂寞,但“清零”的境界很恐怖!
侯醫生的肺磨玻璃結節理念,沒有理論,只有實戰。依“證據”說話、依“指南”論斷、依生命的整體做出臨床策略。肺磨玻璃結節沒有“零”的概念,只有我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因為磨玻璃結節的0而完美或留存遺憾,它只是我們生命中或有或無的過客。有了便有了,適時而止便沒,充其量不能成為整體生命軌跡的主宰。
這便是“肺磨玻璃結節的哲學”,讀懂了,你便不會趨之若鶩、為傷害而換取理論上的“零”的快感。殊不知,我們目前大談特講的小于2cm、實性成分小于1/4的肺磨玻璃結節早已不是別國的手術指征,在規則指引下的正常生活相對于風險、術后遺留不適的低質量生存,優劣顯見。
“8mm是界限,超過了就要切”、“晚切不如早切”,這是侯醫生和病人溝通中或聽到同行及磨友最多的話。往往在此時,我便會說:您面對一位一不看CT膠片、二不看紙質報告,單憑自主人工數字影像分析評判的胸外科主刀醫生,我會相信誰呢?
6mm、7mm,經過自己判斷后的肺磨玻璃結節,應該手術的我決計不會拖延,這是基于精準分析和個體化決策后的選擇;1cm以上的肺磨玻璃結節,不該手術的寧肯擔當責難我也決計隨訪觀察,這更是另類的臨床策略……生命的整體以及利弊權衡下的思維才是臨床醫生最為寶貴的財富。
不懂人情、不懂創收、不懂迎合,侯醫生成為肺磨玻璃結節另類下的“敵人”,人際關系支撐下的醫學模式必須“清零”!這便是我更多服務于外地肺磨玻璃結節朋友的緣故吧,也許更成為了頭條號長期停更的自我理由吧。
在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回響著“肺磨玻璃結節的20條措施”,其實,讀罷此文,朋友們將最新的“XX20條”照搬便能領會。
肺磨玻璃結節的診療,可以有,但目前而言無章可循、各自為政,拖累的是廣大的磨友,受害的是本可以動態隨訪的人群。
隨心而寫,毫無章法,不再修改。懂者自明,“清零者”依然。
肺結節本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眾說紛紜,無從調和而已。批講肺磨玻璃結節,敬請留言探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