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來,會診的磨玻璃結節不少,但沒有幾例夠得上我真正手術的指征,不是經過數字影像精準分析后評判的良性結節還是被朋友果斷地切除,便是必須按照指南動態監測對比后決定進一步臨床策略的首發磨玻璃結節或允許觀察的<8mm最高純磨AIS腺體前驅病變階段。
“XX醫院肺結節手術超多,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短短的十幾天便做了二十臺肺結節”,帶著羞愧的心情,更懷著摩拜的態度前去病理科尋根問底。
畢竟經過自己會診的肺結節真的不少,但真正需要及時手術治療或中斷隨訪臨床干預的不超過1/10,難道我的肺結節治療理念是錯誤的?還是我潛心鉆研的“肺磨玻璃結節臨床數字影像動態分析”早已不符合潮流而落伍了?在我的手術病人,肺結節術后惡性病理(AIS以上病理分期)符合率早已在95%左右,相比于較少的手術,但堅持薄層數字影像多模態動態對比、術前常規三維手術規劃、肺段切除亞段切除或聯合亞段切除,已經是自己處理浸潤前期以磨玻璃成分為主的肺結節的主要手術類型。
跟隨不斷成熟的肺磨玻璃結節共識,我個人對自己設定的手術指征底限為:長期隨訪精準對比后AIS向MIA發展的階段!而實性小結節,“良性衡量、惡性很惡”,更需要CT影像或增強掃描進行短期治療后精準評判。熟讀侯醫生科普的朋友,一定還記得不止一次地正確判斷了良性肺實性結節。
如此而言,小區域怎會有如此密度的惡性肺磨玻璃結節?難道和其它的致癌因素有關嗎?
但,當我隨手看到肺結節的資料,短短的兩周左右,便發現了近10例的良性肺結節術后病理報告!
當時的心情,哇涼哇涼的!我突然感到了自身的可笑至極,我在極力宣揚正確的肺結節理念,在堅守肺結節的臨床《指南》,在宣揚胸外大咖、影像大咖的講座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大眾看待體檢發現的肺結節……
不曾想,這種然并卵的作為,只能使自己的業務減少,而那種遷延已久的“過度”只有更瘋狂。
是我們中原大地的肺更能耐受手術的摧殘,還是我身邊的豫北人民更惜命于一枚良性的肺結節?
這種良性率幾乎占到了50%占比的肺結節手術,有沒有術前CT影像的精準評估,有沒有隨訪對比尋找“蛛絲馬跡”改變的量化依據,有沒有心中“肺磨玻璃結節質量控制標準”呢,誰來監管、誰來監督……
短時間,我的大腦完全凌亂,原來如此的手術量便是這種切切切的車間罷了。
看到院內絡繹不絕排隊體檢、胸部CT掃描的隊伍,我似乎看到了這種“對肺結節的殺戮”更會愈演愈烈。我似乎開始懷疑:是否真的有一種“鏈條”在源源不斷輸送著肺結節?
它們完全可以接受最為正規的CT影像甄別,即使真正的“高危磨玻璃結節”,至少一次的隨訪對比再做手術,都等不及嗎!
肺磨玻璃結節的質量評估體系,早已形成共識,至少在2018年,侯醫生便科普了上海肺科醫院起草的《胸外科肺結節質量評估》,它涵蓋了CT影像的質量控制、多學科評估的質控、術前評估以及手術規劃的質量控制,歸根結底便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肺結節過度的診斷和手術。
在我進修的復旦中山醫院胸外科,對于CT影像表現的純磨玻璃結節幾乎所有的醫生都會“網開一面”,畢竟這些惰性以貼壁、腺泡型存在純磨相比以微乳頭型、實體型存在的實行成分結節,影像變化才是切除的最佳指征。
甚至于,在一家醫院(這也是侯醫生向往的境界),如果術后惡性病理的符合率低于90%,作為主刀醫生是要被懲罰的。“病人緊張要求手術”這是太過甩鍋的解釋,專科醫生,要有更為專業的評判和臨床策略,你不敢評判結節、你不敢擔當,大眾更不可能自我決定。這才是胸外科醫者本該有的氣質和對手術治療的崇尚。
我的老師王群教授,早已積累了幾千例隨訪的磨玻璃結節;日本學者早已摒棄了發現即切的陋習,早已開始思考并隨訪2cm更大的磨玻璃結節,因為,連侯醫生也明白,那些切除后100%治愈的一類肺磨玻璃結節,還能稱之為真正的疾病嗎,果真手術才是唯一長壽的手段嗎?
磨玻璃結節,大智慧,它早已超越了醫學的單純而存在,歸根結底,便是對生命整體和價值觀的考量。
話不多言,就如電視劇《亮劍》主角趙剛那種憂國憂民,在制度和意識形態沖突時揭案而起,怒發沖冠般;侯醫生憂醫憂患,更為這種不作為的流氓行為而不再欲言又止。但平民醫者,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你不便擔當,為這些磨友說一句也好:一次體檢CT檢查,沒有對比,不能最大程度地做出診斷。隨訪一次也不會延誤病情……
可惜了,這么多本有可能避免切除的肺;可惜了,又多了幾位肺殘缺的健康人。
但侯醫生更為擔憂的是,如果今后再發肺結節,而且果真是需要手術切除的分期,這些良性結節被切除的朋友們會不會因為第一次的手術經歷,而懈怠而拒絕真正需要的手術治療。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肺結節,愈發薄層的CT掃描下,隨時檢查隨時會有,發現即切,這便是一種“迷失”,是過度惜命下的“愚昧”,為醫為患都毫不為過。
回想幾年來,作為主刀的侯醫生為研習磨玻璃結節影像、二維辯識、無創定位、三維重建、VR現實……早已雙眼漸花,好容易有了肺結節影像精準分析、批駁過度診斷過度手術的底氣,但此刻,我突然泄了氣,學而無用:百姓不需要、因為只想結節怎么沒,同行嗤之以鼻因為我擋了財氣,我的診斷和臨床策略很可能干擾了原本的切切切。
也許,在這種毫無質控、偏離手術指征的肺結節殺戮之地,我只能收起豐羽,磨刀霍霍,加入創收的大軍,垂涎于短視之下的利,獻媚于“鏈”的每一個節點,為每一枚肺結節而爭搶而內耗……?重拾商人的經營頭腦?
也許,完美主義的人,本就不該學醫;誠然,醫學本就沒有完美;但,肺磨玻璃結節、經翔實數字影像精準分析后的肺結節,難道不能做到盡可能的完美嗎!
遇到了如此糟心的事,侯醫生肺結節的科普一時間也沒了動力,“好大夫在線”個人工作站的一位肺結節圖文會診也剛剛想起,那是一位焦急的磨結朋友,由于意外孕育,是留是流,請我給出最科學的評判。豁然想起:這才是我的執守與初心。
草草駐筆,點到為止,畢竟“肺磨玻璃結節的真實世界”是如此的迷失與無奈。真心希望那種對肺結節絲毫不知的“愚昧”早些文明起來,讓我們的肺不再無由的缺失、讓大眾感知感性中接受必須的手術,如此,才能在即使惡性的手術之后擁有更快樂的人生。
親愛的朋友,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我堅信伴隨日益增長的大眾肺結節科普知識的掌握,我們會從絲毫不知的愚昧很快走向以生命整體、醫學人文為主導的肺磨玻璃結節文明的時代!
編者按:本文可能引起部分人群不適,嚴重時只能刪文了之。但只談現象,不循根源,如此密集的良性肺結節切除術,本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應該足以警醒大眾,更應該喚醒迷失的“仁心”,但侯醫生真心希望這只是巧合只是個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