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歲末,網絡和自媒體上關于新冠感染后咳嗽引發肺部感染、甚至變成“大白肺”的報道滿天飛!另一方面,感染新冠病毒后,大家普遍出現了咳嗽的癥狀。但隨著自己轉陰了,不少人還在不停地咳咳咳。廣大群眾不禁疑惑,我的肺還好嗎?跟新冠感染有關嗎?要不要去醫院拍個CT?
肺都要咳出來了,有必要拍CT嗎?
目前大多數新冠感染者的咳嗽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并未累及肺部,無需盲目進行CT檢查。但為求心安,很多患者接受了胸部CT檢查。多地醫院CT肺部檢查需求暴增,等候的患者大排長龍,甚至預約爆滿!
這下“白肺”是排除了,部分人卻意外地發現了肺小結節!難道是新冠感染引起了肺小結節?
肺小結節,是新冠感染帶來的嗎?
肺小結節是醫學影像學上的專業名詞,是指肺實質內直徑≤10 mm的類圓形或不規則病灶,影像學上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依據小結節的密度不同分為三種類型: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及實性結節。在數量上,肺小結節可以表現為單獨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肺結節形成的原因眾多,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
感染
感染性肺結節多由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引起肺部的小感染后形成結節;
異物侵入
異物性肺結節多與環境有關,如工業粉塵、廚房油煙、二手煙等;
腫瘤
肺部良性腫瘤、早期肺癌均可表現為肺部結節;
其他原因
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
因此,新冠感染可能誘發感染性肺結節。部分新冠感染后的重癥/危重癥患者,合并細菌、真菌等混合感染,也都可能誘發肺小結節。但很多時候,不少人的肺結節以前就存在,只是由于缺乏定期體檢,恰巧趕上這波“CT熱”被意外地發現了。
面對陽過的患者,除了問詢病史外,還需謹慎鑒別CT影像表現。一般而言,肺小結節患者在短期內CT影像無明顯變化;而新冠感染CT影像隨病情的發展短時間內會有顯著變化。
不要恐慌:肺小結節≠肺癌
肺(小)結節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對于肺小結節良惡性的鑒別,需要專業醫生綜合、動態地進行評估判斷。臨床上,90%以上的肺小結節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說不是肺癌。通常,我們以患者的臨床危險因素、CT檢查的結節特征作為重要評估指征。
臨床危險因素
高齡,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出現咯血、消瘦等臨床癥狀,肺結核病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彌漫性肺纖維化等其他肺部疾病,惡性肺小結節的風險明顯增加。
CT檢查
根據CT資料中顯現的肺部結節的大小、邊緣、密度等影像特點,結合臨床經驗,判斷結節的良惡性。
發現肺小結節,我該怎么辦?
很多人會說,發現肺結節后要定期復查,敵不動我不動。這里我們查找了《2022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指南》中的處理意見,對經篩查發現的肺部結節應根據結節的位置、尺寸和密度特征進行分類管理。對于位于氣道的病變或影像學高度疑似肺癌的情況,應采取臨床干預。對于<5mm的非實性結節或<8mm的實性結節,推薦下年度低劑量螺旋CT檢查;對于≥5mm的非實性結節或部分實性結節,推薦3個月后CT檢查;對于無法排除非腫瘤的結節,推薦先進行抗炎治療或隨訪,一個月后復查CT。
重點
確診后請到正規醫院的胸外科、呼吸科或肺結節門診進行及時正規有效的綜合診療是關鍵。
對于部分肺小結節及肺部疑難疾病患者,重大腫瘤醫院成立了多學科會診(MDT)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專業化的診療服務
如何預防惡性肺小結節?
不抽煙并遠離二手煙
長期吸煙的人肺癌的發病率是不吸煙的人的17倍,煙草中有超過3000種化學物質,其中苯并芘和亞硝胺均有很強的致癌活性。
脫離高危工作環境
遠離油煙污染、粉塵環境等長期暴露。尤其是有基礎性肺病的人,更要給自己的“肺”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適度運動、定期體檢
健康飲食并保證規律作息時間,堅持適度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此外每年定期體檢也可以有效預防肺小結節的關鍵。
小結
肺小結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肺部小結節。這里編個順口溜送給大家:小小肺部結節莫要怕,大家科學理性認識它。良性結節定期隨訪下,惡性結節早日切除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