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根皮
【品種來源】苦木科臭椿屬落葉喬木臭椿的根皮。
【別名】樗白皮、樗根皮。
【性味】苦、澀,涼。
【歸經】歸大腸、胃、肝經。
【功效】清熱燥濕,澀腸,止血,殺蟲。
【應用】
- 常用腫瘤
常用于宮頸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肝癌、白血病、乳腺癌等腫瘤。
- 其他應用
(1)治潰瘍:用臭椿皮內面厚白皮,晾干或炒黃研磨,制成丸、散或片劑內服。
(2)治蛔蟲癥:臭椿皮制成70%煎劑或研末制成丸劑,治療前后及服藥期間不宜服用瀉劑。
(3)治痢疾:單用臭椿皮治療急、慢性癡疾在臨床上治愈速度快,平均2~5天。
【服用方法】內服:煎湯。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文獻論述】
《藥性論》:“治赤白癡、腸滑、痔疾、瀉血不住。”
《食療本草》:臭椿皮有“治痢疾、殺蚊蟲”之效。
《婦人良方》:用焙燒的臭椿根與連根蔥、漢椒同煎后熏洗,可治療產后腸脫不收;與蜂蜜水煎服治療痔瘡,單用臭椿皮水煎液可治療瘡癬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