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王先生(化名)是復診的患者,他于9月27日初診,主訴“發現肝硬化3年有余”,刻下癥:失眠、口干口苦、反酸燒心、耳鳴、肝區疼痛、尿黃,看其報告單,肝硬化脾大比較厲害,脾臟之前已經切除。
B超顯示肝左葉體積增大,左右也比例失調,肝包膜不光整,肝區回聲增粗不均勻,肝硬化,谷丙轉氨酶65偏高,谷草轉氨酶43偏高,谷氨酰轉移酶69,均偏高,血小板比較低,才68。
不是特別嚴重,從癥狀、檢查結果來看都很需要治療!
服用中藥一個月后,10月底復診,癥狀已經改善很多,不失眠了,但是多夢,不再口苦了,仍然口干,耳鳴肝區隱痛、牙痛、反酸燒心等這些癥狀都沒在出現,再看報告單血小板上升至109,正常,谷丙轉氨酶64,谷草轉氨酶51,谷氨酰轉移酶61,仍然偏高。
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用藥一個月后,身體癥狀有所改善,原來發黃的臉色也變正常,氣色、身體好轉了很多。指標也在好轉,血小板逐漸上升恢復至正常,肝功能恢復正常!
直至前幾天再檢查,血小板已經從68升到134!超聲檢查提示“符合肝硬化超聲改變”。本人還有一點多夢,其他癥狀全無。
一般來說,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減少,大多是因為肝硬化時門脈高壓導致脾大,從而引起脾功能亢進,王先生是脾臟切除了,仍然脾亢厲害,根源還是因為肝硬化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現在用藥后肝硬化得到控制,血小板減少的問題也就逐步緩解升高至正常!
臨床上我們很多肝病患者的血小板都會偏低,有些人甚至低到十幾個單位,但是大家卻不太明白血小板偏低的危害,血小板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低了,人的身體會出現全身性出血癥狀,比如牙齦出血、鼻出血、嚴重的甚至吐血、便血、尿血、咯血,嚴重的可危及生命,對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來說,血小板低往往容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所以我經常問患者,牙齦有沒有出血,也經常會出現因為突然出現出血癥狀,吐血、便血或者皮膚瘀斑的人查出肝病,原因就是因為血小板低,凝血功能差,會導致嚴重的皮膚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
在治療方面,其實首要的是對癥治療,前期應該先保守治療,服用一些增加血小板的藥物,真的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再進行脾臟切除,而不是首先就考慮切除脾。
其次是保肝治療,因為肝硬化導致的脾大血小板減少,很可能是肝硬化讓脾臟出現淤血導致脾功能亢進從而加大對血小板的破壞才讓血小板減少的,所以保肝治療很重要!
針對王先生先生的用藥,主要用改善肝內血液循環、阻止肝細胞壞死、抗肝纖維化的中藥治療,其中,我用了一味藥——落花生枝葉,落花生枝葉入肝經,有清熱解毒,寧神降壓的功效,但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止血,治療各種出血證,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應該是起到關鍵作用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