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子
【品種來源】單子葉植物薯蕷科植物黃獨的塊莖。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產者為佳。將塊莖挖出,除去莖葉須根,洗凈泥土,橫切成片,厚1~1.5cm,曬干生用。
【別名】黃藥、黃藥根、苦藥子、金線吊蝦蝶、紅藥子、黃獨根、苦卡拉、衰衣包、黃狗子、猴姜七。
【性味】苦、辣,涼,有小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效】涼血降火,解毒消腫。
【應用】
- 常用腫瘤
常用于白血病、甲狀腺腫瘤、子宮頸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膀胱癌等腫瘤。
- 其他應用
(1)治吐血不止:黃藥子,搗碎,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津溫熱服。
(2)治吐血:真蒲黃、黃藥子等分,用生麻油調,以舌亂之。
(3)治熱病、毒氣攻咽喉腫痛:黃藥、地龍、馬牙消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以蜜水調下。
【使用注意】孕婦、脾胃虛寒者慎用。
【文獻論述】
《藥性論》:"治水氣浮腫,下小便,治嗽逆上氣,項下瘤癭。"
《唐本草》:"主十二水滿急痛,利膀胱、大小腸。"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