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肺結節的診斷,AI是很有幫助的,它不但能將結節的大小、密度、體積、風險程度等許多數值都列出來,關鍵是影像科同道應用AI就不容易漏診,因為它非常敏感(當然過度診斷的問題也會有,過小的它全給你找出來,這時候就需要醫生決定報告怎么發)。但近日有位網絡咨詢的結友,讓我覺得除了過度診斷以外,AI的診斷在部分術后病人中大概會存在誤判,這提醒我們更要辯證的看待和應用AI診斷,“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我們來瞧瞧此例問診的情況:
病歷資料:
基本信息:
女 51歲
主訴:
確診右肺腺癌1年。
現病史:
1年前確診右肺腺癌,于上海某醫院行手術治療,術后定期隨訪,復查胸部ct提示右肺結節較前相仿,今為咨詢肺結節是否為高危。
疾病描述:
這個結節本地某附一院報告里沒報,上海某醫院增強ct也沒報,但我根據葉主任頭條科普是高危,需要確認下。
希望獲得的幫助:
右肺腺癌術后,右肺結節定期復查較前相仿,咨詢肺結節良惡性及下一步方案。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當時已經手術了的結節:
右上葉后段磨玻璃結節此層似乎邊略模糊,輪廓不是很清,
病灶呈混合磨玻璃密度,此層輪廓較清,密度不均。中間似有小空泡征。
上圖見病灶部分邊緣有細毛刺樣征(紫色箭頭);整體輪廓較清(紅色箭頭);中間偏低密度似乎空泡征(黃色箭頭)。
上圖密度就是磨玻璃了,邊緣毛糙不平。
上圖是邊緣層面
再看中葉另一結節:
中葉結節實性,似乎有血管征(桔色箭頭),但整體來看一是沒有明顯膨脹性;二是邊緣相對平直和光滑;三是隨訪沒有顯著進展。
影像印象:
上葉結節考慮惡性范疇可能性大,且為混合磨玻璃密度,位置好,是可以考慮微創切除。中葉結節以肉芽腫性炎可能性大,也可能是肺內淋巴結,風險低,可隨訪。
手術結果:
結友在上海某醫院進行了右上葉結節手術,術后病理是微浸潤性腺癌。中葉結節沒有同期切除化驗:
目前擔憂:
現在科普很多,影像的診斷方面的文章也很多,在我自己的結友群里有的非醫務人員的水平也已經非常高。許多結友查出肺結節,都在電腦里安裝看片軟件,反復揣摩、反復閱片,還學會冠狀位矢狀位重建,評估自己結節的良惡性。水平與許多專科醫生有的一比。問診這位結友在問診中也說明了“結合我的科普,自己看著是高危結節”,當然我覺得主要還是AI診斷上也標注為高危結節:
你年左上角AI給的信息:層面:80層;位置:右肺上葉后段;大小:11*10毫米;體積736.8立方毫米;類型:實性;平均CT值:166.51;最大CT值:2049.0;最小CT值:-1200.0;風險值:高危;表征:分葉、胸膜凹陷。你看多清晰,列得明明白白。
所以網絡咨詢中有許多結友要問他的結節CT值多少,大小具體是多少,我說我是從來不量的,我都是對比看,大致覺得是密度純還是不純,5毫米左右還是1厘米左右,抑或1.5厘米左右。因為少許具體數值的差異不影響影像判斷。而若一定要咨詢具體數值自己來判斷,那到檢查的醫院,問下AI提供的數值就非常精確了的。
影像考慮:
我們關鍵是來看這個病例是不是真如AI判斷那樣高危?病灶整體輪廓顯得模糊、邊上的毛刺很長、磨玻璃部分密度過淡而實性部分密度過高、與胸膜的粘連牽拉缺乏收縮力、所謂的胸膜凹陷胸壁側還有寬的基底(這是術后略有胸膜增厚反應),而且從其前后來看,此處就是原手術區域。
我的回復:
感悟:
AI的診斷在許多時候非常有價值。比如:1、基層醫院影像診斷水平相對不太強的影像科,AI既減少了人力付出,也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至少提供給診斷醫生有效的信息,幫助判斷;2、在大醫院快速篩查出有問題的地方,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出報告的速度;3、對真的疑難的模棱兩可的病灶,有傾向性的意見,幫助醫生做出判斷;4、特別是避免漏診方面,能起很大的作用。當然這是為了減少被責怪漏診從而產生糾紛來說。但前面我也說了,帶來的后果是過度診斷。
但今天這個病例,讓我覺得:在肺結術后的病例中,AI診斷可能有其缺點,容易存在誤判的可能性。因為它較難區分術后改變導致的胸膜牽拉、混合磨玻璃、毛刺等影像征象。好在結友所檢查的兩家醫院都是很大的三甲醫院,醫生并沒有機械的按AI診斷來出報告,而是略過了AI判為高危的這處結節,所以均沒有報這處病灶。但是否都能做到如此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