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期間吃中藥與不吃中藥有什么區別?
患者一
萬先生,來自內蒙古,胃癌晚期
治療過程:18年7月確診癌癥,術后血象值非常高,醫生安排10次化療,堅持到第8次后,由于身體不適嚴重,拒絕繼續化療。一年后復查,患者病情加重,出現肝轉移。醫生安排進行消融術以及化療,為避免出現身體不耐受情況,經病友介紹開始接受中醫治療。
治療后:患者邊吃中藥邊接受化療,順利完成12次化療+3次放療全過程,且副作用均可耐受。未介入中藥時,患者需借助升白針來輔助提高白細胞,第二次化療時,患者未使用升白針。目前患者服用中藥兩年,復查各指標均正常。
患者二
孫女士,來自山東,乳腺癌
患者信任中醫,從確診后就開始輔助中藥,和一起化療的癌友相比,精神狀態明顯比較好。病友家屬為了增加營養,天天變著花樣做飯,奈何病友因為化療副作用惡心,嘔吐,根本吃不下飯,“他們做的飯都給了我,我來者不拒,什么雞腿,雞湯我吃的可高興,但是他們吃不下去。”
患者三
張先生,來自吉林,4期食管癌
治療過程:20年4月確診,因病灶距離喉嚨太近,無法手術,先后做了3次化療,30次放療,免疫治療等。副作用也非常嚴重:脫發、白細胞低,吞咽困難、肝腎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生活質量極低。但對于解決方案,西醫也沒有什么好方法,只是叮囑每三個月就要復查一次。
打聽到同單位老領導同樣是食管癌,介入中藥治療后,已健康生活10年,恢復良好,因此決定介入中藥治療。
20年7月份,患者開始中藥治療,治療半年,食管病灶從1.8縮小至1.2,后又縮小至1.0,直到最后復查時病灶完全消失,同時體重恢復到病前,肺上0.8厘米的結節消失。現在患者生活如常,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等都沒有問題,甚至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放化療作為治療癌癥的主要治療方式,在明確其治療作用的同時,也不可忽視其帶來的毒副作用,會損傷正常細胞,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身體機能迅速下降。如何才能在利用放化療的正向作用,同時降低其帶來的損害?從這三個小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中藥是可以達到這一點的。
接受放化療后的癌癥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具體是什么副反應,強度如何,和患者的身體狀態以及所用藥物有關(當然也不一定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副作用,這里討論的是大部分患者的共性問題)。與中藥結合,可促使患者脾胃功能的調整,恢復氣血,降低毒副作用,對后續康復,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療效,同時提高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增加治療效果,順利完成放化療全過程。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于神話中醫藥,有患者私信問我,吃了中藥是不是就不會復發?這是不可能的,中藥能降低放化療副反應,延長生命周期,但也只是一種治療手段,能降低復發轉移的幾率,是從80%→20%的過程,無法根治癌癥。所以大家也要看清這一點,不要抱有過度的期望。再有,患有癌癥的主體是人本身,就算介入再多高明的治療手段,人體不改變,還是熬夜,喝酒,動不動就生氣,最終的結果也還是不好的。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無論是西醫治療手段還是中醫治療手段,都是醫學的瑰寶,兩種不同的治療手段的發現及發揚為很多癌癥患者帶去了健康,延長了生命,減少了痛苦。大家大可不必過于糾結于選什么治療手段,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起到1+1>2的效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