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約2000字,值得一讀,一定要看完全文哦。
年前應邀做過一場腫瘤患者如何防疫的科普直播,主持人提到有網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聽說2021年初,《英國血液學》雜志刊登了一則醫學案例,一位患有惡性淋巴瘤的癌癥患者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經過治療,患者的新冠抗體轉陰性后出院,四個月后,這位病人去醫院做癌癥常規檢查時發現,其體內大部分腫瘤竟神奇消失了。關于新冠病毒能對抗癌癥的說法被外界熱議。既然病毒能殺死癌細胞,那是不是代表癌癥能被徹底治愈?如何理性看待?
感染新冠后體內腫瘤竟神奇消失!真有這種事?很多人包括不少醫生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不可能有這種事,肯定是謠言。
還真別說,這是真實案例,不是謠言。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2021年1月2日《英國血液病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刊登報道了這樣一個病例:一名61歲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此前他有腎功能衰竭,做腎移植失敗了,抗排斥的免疫抑制藥物也停了。除了霍奇金淋巴瘤,他還發現感染了EBV病毒,更悲催的是,他又發現感染了新冠病毒。這種情況下他沒有進行抗腫瘤治療,住院一段時間就回家康復,反正就這樣過了幾個月。
4個月之后他去醫院復查,醫生體檢觸診和接下來的PET-CT檢查,結果竟然發現患者體內的腫瘤竟幾乎消失了!
居然有這種好事?不是說癌癥患者感染新冠更危險嗎?果真這樣,倒不如主動去感染新冠,說不定腫瘤消失這種好事就降臨降到自己身上呢。
不,不,不,千萬不要這樣想,這是大錯特錯的,主動感染新冠或者感染新冠后不去積極處理,后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為什么有這種神奇的病例?癌癥真能不治而愈嗎?這篇文章一定要全文認真看完,不能斷章取義式理解。
相信有些人曾經聽聞或者在網上看到關于癌癥不治而愈的例子,也就是說有的癌癥病人并沒有經過抗腫瘤治療(手術,化療,靶向治療等任何針對腫瘤的治療)卻“神奇”的好了,痊愈了。
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其實,癌癥不治而愈很早很早就有報道,甚至在幾個世紀前就有類似病例報道,并不是現在才有的現象。下面不妨來分析一下”癌癥不治而愈“的原因:
1、“假性不治而愈”。
很我所謂的“不治而愈”其實并不是真的治愈了,而是一種假象。比如,很多人到醫院做檢查,比如B超,CT等檢查,提示某某腫瘤可能,按理還要繼續檢查并最終通過病理檢查來確診,但有的人直接回家,說既然都診斷是腫瘤了,為什么還做檢查?于是回家“等死”或者找所謂的民間高手來治,后來果然沒事,說是“好了”。
2、“真性不治而愈”。
經過病理確診的癌癥,如果不進行治療,有可能“不治而愈”嗎?
確實存在極端的極低概率可能,偶有這種報道,但你千萬不要去指望這種幸運會降臨,是可遇不可求。得了癌癥你該治療還得治療,不要耽誤治療時機。
為什么有的癌癥病人能不治而愈呢?
免疫系統可能是關鍵。某些癌癥病人的不治而愈,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某個原因(比如感染導致的高燒),他的免疫系統被再次“激活”調動,從而順手殺滅腫瘤。比如前面說到的那個病例,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不管是細菌還是病毒入侵體內,為了殺滅來犯之敵(細胞或病毒),免疫系統為了保護我們,會調動起來去跟它們作斗爭,被激活的免疫力,在對付新冠病毒的同時,“殺瘋”了的免疫系統連體內的腫瘤細胞也順手給滅了,算是一個偶然的意外收獲。
但你千萬不要真的為了這個目的故意制造感染制造“高燒”,可能腫瘤沒消滅而人提前沒了,嚴重感染高燒可是急癥會馬上危脅生命的,而腫瘤是慢性病并不會馬上致命。
嚴重感染帶來免疫系統的這種激活并殺滅腫瘤,是極低概率的事,而且可能跟個體化的基因有關,也就是說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這種超能力”。
病例中的這個淋巴瘤患者,因為感染新冠后腫瘤神奇好轉,當然非常幸運。但這種幸運之事可遇不可求,只能當作是特殊的個案,萬不可仿效。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注意,淋巴瘤也是惡性腫瘤,也是癌癥),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明顯增加,重癥率和死亡風險都比一般人高,所以,癌癥患者要盡力避免感染新冠:該打疫苗打疫苗,不要猶豫糾結;嚴格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心存僥幸。
總之,極少數癌癥不治而愈的病例,原因很復雜,目前并沒有把其中的奧秘完全弄清楚。不管怎樣,大家切記以下幾點:
1、新冠病毒不能對抗癌癥殺滅癌癥,癌癥患者感染新冠更危險,所以癌癥患者更要盡力避免感染新冠,該打疫苗要打疫苗,并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2、癌癥不治而愈的現象確實存在,但不要去效仿,你無法仿效,否則必受其害。得了癌癥,一定要根據病情進行規范的診治。
3、任何情況下,保持戰勝癌癥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使免疫系統處于最佳狀態,這永遠是有好處的,說不定那個“奇跡”就降臨到你身上呢,但切記遵循上述第1第2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