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身上哪種疙瘩可能是癌癥?
身上出現的不明原因的腫塊,要想到癌癥的可能,腫塊本身就可以說是癌癥的先兆之一,也就是說,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的腫塊、結節、硬結或硬變等都應引起重視,不可以掉以輕心。
但顯然,身上有腫塊不一定就是腫瘤。發現身上有腫塊,我們可以先對這些腫塊結節從以下幾個方做一個初步判斷:
一看大小:腫塊越大惡性可能性越大
很顯然,太小的結節更多地傾向于良性,但也未必,不過了除非表淺部位的結節,體內太小的結節難于活檢定性,通常隨訪觀察定期復查。
超過1公分的結節腫塊就要注意了,但很多良性腫瘤也可以長到很大,所以只看大小絕對值很難判斷,更有價值的是腫塊的大小變化趨勢以及變化速度,也就是說,對那些持續增大的結節和腫塊,特別是增大速度較快的腫塊結節尤其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惡性的。
相反,如果大小一直沒什么變化,甚至還會縮小的(沒有治療的前提下),多數良性。不過不是絕對,有時良性腫瘤也會緩慢長大甚至少數可能突然增大,不能只根據大小判斷,這只是大致印象,不是確診。
二看質地:腫塊越硬惡性可能越大
我們可以摸一下腫塊的質地,或者通過超聲等影像檢查間接提示腫塊的質地。通常,摸起來軟的或超聲檢查提示囊性腫塊,多數是良性的,而摸起來很堅硬,有的硬如石頭,推不動,或者超聲等檢查提示為實性的腫塊,這種可能是惡性,但淋巴瘤的腫大淋巴結摸起來并不硬,而是質韌。
當然,和前面說到的大小一樣,這個也只是初步的印象,不能據此就下結論。
三看邊界和活動度:邊界不清,活動度差、融合固定,更傾向惡性可能。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良性腫瘤的生長通常呈膨脹性生長,由于沒有侵襲性,腫塊通常邊界很清楚,也就是可以清晰地摸到腫塊的邊界,或者CT或超聲檢查等可以看到較明晰的邊界,也因此,活動度也較好;而惡性腫瘤由于具有向周圍侵襲破壞的特性,它沒有清晰的邊界,也就是邊界不清,與周圍組織往往粘連或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上只是對發現的腫塊結節進行初步影像判斷,最終確診要通過活檢或手術等途徑取得病灶的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所以如果初步檢查發現腫塊具有以上特征,不能放過,得考慮活檢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小結一下:
身上如發現“疙瘩”(結節,腫塊)有以下三個特征,要高度重視,及時上醫院就診檢查排除惡性腫瘤可能:
比較大(直徑超過1公分以上)特別是進行性增大;摸起來質硬;邊界不清、活動度差、融合固定。
除了結節腫塊可能提示癌癥,以下幾個表現也應引起重視:
1、不明原因的持續疼痛;2、久治不愈的咳嗽;3、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消瘦;4、不明原因的發熱;5、持續性消化不良;6、非外傷性異常出血;7、持續性的聲音嘶啞;8、進行性吞咽食物梗阻感;9、大便習慣改變;10、久治不愈的皮膚傷口和粘膜潰瘍;11、非外傷性骨折;12、口腔或外陰白斑;13、突然增大變色的黑痣或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