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國人抗癌10大誤區【5】:對于放療,誤解太深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就是利用射線,來定點清除腫瘤,是和外科手術、藥物治療并列的三大主流抗癌手段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大規模統計,被治愈的惡性腫瘤患者里,70%-80%的患者是通過手術切除實現治愈的,15%左右的患者是通過放療實現治愈的,而單純通過藥物實現治愈的患者僅為5%左右。另一方面,在全部惡性腫瘤患者的全程治療過程中,大約70%的患者需要用到放療

    對于如此重要的一種抗癌手段,國人卻充滿了誤解,有的甚至因為這種誤解白白錯過了根治的機會,從而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本文將梳理其中最主要的幾大誤區,以饗讀者。

    首先,很多病友搞不清楚放療科和放射科,以為兩者是一回事。

    放療科是利用射線殺滅腫瘤、提供抗癌治療的科室。而放射科,有時候也被稱為影像科,通俗地講,是給病人拍片子(CT、MRI等)的科室,絕大多數情況下,放射科不提供治療,能給病人提供治療的是放療科。

    其次,很多病友覺得腫瘤一旦不能手術切除了,就一定是晚期了,就一定沒有治愈可能性了,就一定死馬當活馬醫了。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01

    首先,對于部分特殊位置、特殊病例類型的癌癥,手術本身就不是首選的治療方案,反而放療是這類癌癥的首選的、治愈性的治療手段。

    比如鼻咽癌,早中期鼻咽癌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放療或者放化療,治愈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就是通過放療基本實現了治愈鼻咽癌的目標。

    比如小細胞肺癌,除了極少數I期的患者,絕大多數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首先的治療方案就是放化療,5年的生存率也可以達到30%(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是臨床治愈狀態)

    02

    其次,對于一部分局部晚期(3期)實體瘤,比如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等,外科手術配合術前(或者)術后的化療,其治愈率、5年生存率,其實和根治性放化療沒有差異,而副作用方面各有千秋。

    也就是這類局部晚期的實體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和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療效是一樣的。這個結論,其實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就被反復證明過。

    比如2009年《柳葉刀》雜志上公布的一項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于3期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性放化療的療效,不差于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396名患者入組,1:1隨機分組,手術組的中位總生存時間為23.6個月,放化療組是22.2個月,兩組無統計學差異,下圖的生存曲線也是完全交叉在一起。類似的結論已經被至少四五個大型3期臨床試驗反復證實。

    國人抗癌10大誤區【5】:對于放療,誤解太深

    03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對于一部分早期癌癥,其實精準的立體定向放療、質子重離子放療,其治愈率堪比手術,且副作用更小。

    04

    此外,對于一部分局部晚期的實體瘤,比如食管癌、直腸癌、頭頸部鱗癌等,手術之前先接受一段時間的放化療,讓腫瘤退縮,讓遠處微小轉移灶被殺滅,然后再開刀,不僅可以保住一些原本無法保住的重要器官(比如聲帶,比如肛門),而且可以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因此,國內外,已經把術前放化療,然后再安排手術,列為局部晚期直腸癌、食管癌、頭頸部鱗癌的首選治療。

    05

    最后,對于一部分寡轉移的晚期實體瘤患者,精準的立體定向放療,不再是姑息減癥性質的佐料,而是有望顯著提高療效、甚至幫助一小部分患者實現臨床治愈的主力軍。

    最后一個主要的誤解,是關于放療的副作用

    部分病友對射線十分恐懼,一想到射線就聯想到輻射,一想到輻射就聯想到核輻射,感覺一下子就要把全人類干翻的樣子。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驚慌:

    首先,目前廣泛使用的是外放療技術(粒子植入、宮頸癌的腔內放療除外),言外之意,發射射線的放射源是深埋在地下的,病人只有在放療機房里的那兩三分鐘內才接受到射線照射,當病人從機器上爬下來的時候,他的身上并不攜帶放射性物質,因此不會對周邊的人產生影響;

    其次,對于病人本人而言,目前的放療技術都是圖像引導和反復驗證后的精準放療,也就是射線絕大多數只照射到腫瘤部位,誤差精準度在幾個毫米之間,幾個毫米尤其是幾個厘米之外的正常組織和器官,受到的射線照射,是非常小的。

    從近二十年來幾百上千個前瞻性臨床試驗、幾十上百萬接受放療的病人數據的匯總和統計,可以知道,放療導致的有癥狀的重要器官損傷,比如放射性腦壞死、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腸炎的發生率一般都在10%-20%,而3-4級較為嚴重的放射性損傷的發生率一般都低于5%——作為對照,日常使用的雙藥化療,3-4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一般都在50%上下(當然,化療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主要是骨髓抑制為主,目前已經有較好的辦法可以應對)

    此外,不管是放療,還是化療,治療相關的死亡,發生率一般都在1%-2%以下,在實施放化療之前,主管醫生也會科學評估患者的耐受性,不可能硬著頭皮讓腫瘤病友白白去冒險。

    綜上所述,其實放療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是遠低于化療的,絕大多數患者對放療是可以耐受的。少數患者由于擔心放療的副作用,而放棄了這樣一種重要的局部治療手段,實屬因噎廢食、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

    [1]. Radi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cet. 2009 Aug 1; 374(9687): 379–386.

    [2]. Explor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from mechanism to treatment: a narrative review.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2 Feb;11(2):307-322

    [3]. Immunomodulation by radiotherapy in tumour control and normal tissue toxicity. Nat Rev Immunol. 2022 Feb;22(2):124-13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