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什么時候知道吃糖的壞處的?在我們的童年,“糖”仿佛只會和蛀牙聯系在一起。很少有人會想到糖尿病、癌癥風險。
糖的可怕危害,在美國曾經隱瞞了50多年之久——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驟升。在此之前,隨著工業制糖技術的提升,添加糖的成本大大降低。無數商家嗅到了暴富的機會。
同時為了糖類市場的銷售,為了讓客戶不擔心健康問題,放心大膽的吃下盡可能多的添加糖,美國糖業協會花錢給糖“洗白”。他們收買了當時哈佛醫學院的幾名教授,在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上刊登諸如“糖無害、脂肪有害”的多篇文章。在洗白的同時,順帶還將高糖飲食帶來的肥胖、疾病風險全然甩鍋給了高脂飲食。
在這鋪天蓋地的輿論操作下,在之后的幾十年里,幾乎沒有民眾想到將肥胖、癌癥、糖尿病的發病率與過量的添加糖關聯起來。再崇尚健康的人也能毫無心理負擔的盡情喝可樂,喝全糖奶茶。直到2016年,糖業協會的陰謀才被徹底揭露、發布出來。人們才開始意識到:糖也是健康的大敵。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過23個國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就得出一個令世人驚訝的“嗜糖之害,甚于吸煙”的結論。
這項調查還提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們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10~20年。而高糖飲食于癌癥的風險,也越來越明晰了。
近日,南卡羅來納大學、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更是證明每天喝一罐以上的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每月喝不超過3罐含糖飲料的女性,肝癌風險上升78%!該研究發表于《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這項研究納入了超過9萬名女性參與者,平均隨訪年限為18.7年。這些人當中有7.3% 每天攝入“一份”(即355ml以上)含糖飲料。研究中所指的“含糖飲料”既包括雪碧可樂這樣的軟飲和也包含看似健康的果汁飲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不知不覺攝入過量的添加糖。
拿一罐標準裝350ML的可樂來說,它大約有11%都是糖,也就是40g左右。這是什么概念呢?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只要你無意間打開一罐可樂,那你當日的糖攝入量就大概率超標了。
隨著生活食品的提高,我們的糖不僅超標,而且越吃越多——曾有一項調查發現,國人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已達到19.6公斤,與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現在,我國平均每人每日的攝入量接近53.7克。有過半數人都處于高糖飲食的狀態中了。
身體糖份水平超標,不僅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還會引起肥胖,增加肝臟并發癥風險,從而相應提升了肝癌的隱患。
有研究表明,胰島素在身體環境中時,會對身體細胞造成刺激,從而提高其線粒體消耗速度。換句話說,胰島素越多,細胞的氧化和分裂速度就會越快,從而直接增加了癌細胞出現的概率。每天一瓶可樂,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前往肝臟代謝,日積月累中肝癌的風險就比旁人上升了78%。
除了肝癌,高糖飲食還會讓直腸癌等多累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飆升。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Vasanti S. Malik教授及其團隊曾對80647名女性以及37716名男性進行了調查問卷,每兩年評估一次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狀況。
在34年的隨訪中,研究人員發現,相比那些一個月喝1杯或者更少含糖飲料的人,每天喝2杯的人總體死亡風險升高了2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了31%,癌癥死亡風險上升了16%。
同時,作為女性而言,攝入同樣的含糖飲料,死亡風險將遠遠高于男性:同樣一天2杯飲料,男性死亡風險增加29%,而女性則增加63%。
一項收錄了10萬人5年健康指標的研究發現:每天飲用100ml鮮榨果汁的人,比不喝果汁的人群增加了10%以上的癌癥風險。思其原因,果汁雖然健康營養,但普遍需要加糖才能嘗起來不酸。這無形中增加糖的攝入量導致喝果汁影響了健康。那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食品吃起來不甜但含糖量很高呢?
牛肉干
牛肉干吃起來可能是辣的、咸的,很少有人想到里面會放大量的糖。但其實牛肉干想從“硬梆梆”變得松軟可口需要用到大量的糖。除了牛肉干,豬肉鋪、豬肉松里為了保持松松軟軟的口感,糖含量還要更高。
番茄醬
番茄醬是酸的,但是含糖量卻不低。一般都在15%至25%,有些甚至高達30%以上。糖普遍是配料表中除了水和番茄泥中含量最高的成分。除了番茄醬,其他的果醬含糖量都往往高于10%。
酸味零食
與番茄醬同理,山楂片、話梅等是典型的酸中帶甜零食里都含有大量的糖。道理也很簡單,山楂、話梅等果子本身有機酸含量特別豐富,為了讓口感酸甜適宜必然需要用到大量的糖。我們日常購買的山楂片中,糖的含量往往比山楂含量還高。
各類飲料
和飲料的含糖量相比,前面的各類小零食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在日常飲料里,我們幾乎找不出含糖量低于5%的。在網上,有人做過統計:
如果一次性讓你吞10塊方糖,你肯定覺得是瘋了,難道不會反胃嗎?給我一天時間我也咽不下去的。但如果叫你一口氣喝罐可樂、酸奶或是檸檬茶,你可能會說:再來一瓶。
我們都知道飲料含糖,但確實不知道飲料可以含這么多糖。如果想要少吃糖,一定要和各類飲料說拜拜~
參考資料:
1. Marcus D. Goncalves et al., (2019),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enhances intestinal tumor growth in mice,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t8515
2. PVasanti S. M, Yanping L, Lawrence D K, Eva S, et.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US Adults[J]. Circulation, 2019.DOI:0.1161/CIRCULATIONAHA.118.03740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