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而近八成的癌癥患者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體重下降伴隨惡性腫瘤患者從確診到治療、康復等全過程。雖然絕大多數的患者認為體重下降對于腫瘤的治療存在不利的影響,但卻不知道如何避免體重出現下降!為什么癌癥患者會迅速消瘦?
首先,腫瘤是一種消耗性很大的疾病,癌細胞以無氧酵解的方式代謝,同樣大小的組織,腫瘤組織消耗的營養物質是正常組織的數十倍,加上腫瘤本身以及治療對病人營養攝入的影響,“供不足”而“耗太大”就會導致體重下降、消瘦。
治療癌癥的辦法主要就是手術切除、放化療等,但不管是哪種治療辦法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放化療,甚至有些患者需要進行多種治療方案。化療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例如惡心反胃、食欲不振、損害免疫細胞等,這些副作用的存在會影響到患者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導致癌癥患者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
同時,癌癥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不幸患癌會對癌癥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壓力和損傷,癌癥患者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往往也會影響到食欲,即使吃進去的食物也無法進行好好地消化吸收,所以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癥狀。而且負面情緒還會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對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對癌癥患者的后續治療造成很大的負面作用。
早期癌癥患者,病情并不嚴重,有消瘦情況但是并不明顯。而所有的中晚期惡性腫瘤病人都有可能出現消瘦,表現為程度不同的營養不良,最終發展到惡病質。其中消化道腫瘤病人消瘦的居多,比如胃癌、食管癌、大腸癌、肝癌等。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一個正常的體重非常重要,癌癥病人消瘦意味著營養不良,脂肪和肌肉消耗會導致臟器功能降低,比如心肌功能受損;病人乏力、不想動甚至抑郁,這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心理影響;細胞水平上,營養不良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對癌戰斗力減弱。
患者體重下降還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體力狀態的下降往往會導致患者減少體力活動和社交活動,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體重下降的手術患者術后可能切口的愈合速度減慢,增加手術并發癥。體重的下降,脂肪和骨骼肌的消耗,會造成呼吸肌功能的降低,導致墜積性肺炎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嚴重者引起死亡。骨骼肌消耗的同時,肝臟卻要大量合成蛋白,這就勢必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氨基酸,進一步導致骨骼肌的消耗。
癌癥患者太瘦的話,抵抗力就會變差,導致機體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使得身體素質降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如果體重持續下降,并且沒有做出積極的改變,患者極有可能出現惡液質,加速患者的死亡。持續的消瘦不僅嚴重影響了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生活滿意度。
那體重下降的癌癥患者體重有可能增加嗎?當然有可能。如果這個體重下降是由于癌癥生長發展導致的,那么,如果通過治療,比如,把腫瘤切掉了,或者通過放療,或化療,或中醫藥等抗腫瘤治療,腫瘤消失或縮小或控制了,能正常飲食了,食欲也增加了,體重增加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上,很多癌癥患者在治療后體重是增加了,而從中醫上來看,體重增加多數是一個好的跡象。
如果體重持續下降,并且沒有做出積極的改變,患者極有可能出現惡液質,加速患者的死亡。持續的消瘦不僅嚴重影響了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對于這種情況,中醫上是有比較好的辦法的。中醫藥在腫瘤康復中的作用不單是一種扶正,一種強化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臟腑氣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與自然、人體內部的一種全新的平衡狀態,從而改變患者體內癌細胞生存和發展的土壤,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讓患者重新恢復正氣,通過抗腫瘤治療和增加患者的食欲,讓患者體重上升。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