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作為一類嚴重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疾病,它會給患者帶來的影響以及它的治療對患者的影響一直都是人們所爭論的話題。大多數疾病在發病期間會使得患者身體變得虛弱,這個想必大家都是認同的。
約有八成的癌癥患者會有疲憊癥狀的發生,尤其是有接受治療的患者。疲憊癥的成因相當復雜,包括生物性、心理性或行為上的原因,如果癌癥患者有下列感受,可能已被疲憊癥找上門,包括:疲倦、耗竭感、無力、無法運動、缺乏能量、虛弱、困意、憂郁、動作遲緩、身體沉重。
很多患者認為乏力是精神上導致的,確實有心理上的原因,癌癥患者心理壓力大,表現為行動緩慢、總想坐下、睡覺,也許是疼痛,也許是對腫瘤的焦慮、恐懼,或者對治療費用的發愁,或者其它一些事情的擔憂,總之壞的情緒影響到病人的身體狀態,乏力、疲憊不堪!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形成疲乏、沒有精神最主要原因是腫瘤直接引起的,如胃腸道腫瘤致病人不能正常進食,其營養物質必然減少,體力狀態肯定不行,疲憊感必然產生,其它部位的癌癥晚期也存在營養補給問題。還有腫瘤消耗、出血等原因致病人貧血、低蛋白血癥,頭暈、沒勁等等癥狀出現。
腫瘤治療也會造成病人疲憊乏力,抗瘤治療特別是放化療大多是把 “雙刃劍”,治療在對癌細胞作用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這就導致絕大部分人免疫力降低。例如放療就會使得毒性細胞降解產物積聚,增加能量消耗,造成肝細胞損傷從而導致的氧化改變等,引起疲乏。
化療的副作用往往容易引起病人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使患者總體能量攝入減少。而排便不通、疼痛和失眠等副作用也會加重身體上的消耗,身體對能量的需求超過供給,這些都會導致疲乏。除此之外,化療導致的骨髓抑制也很容易導致“疲憊”,在化療后7~14天左右較為明顯。
癌癥患者本身體能下降也是引起疲勞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患上癌癥之后很多患者日常的活動量都會大大減少,大部分的是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活動。這樣一來就導致體能大大的下降,再加上體內的癌細胞不斷的在威脅身體健康,引起身體疲勞。當身體出現疲勞感之后,患者就越來越不愿意活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與疼痛、惡心、嘔吐這些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的癥狀相比,乏力是癌癥及癌癥治療相關的最痛苦的癥狀,與正常人的乏力相比,癌因性乏力程度更嚴重,更易使人情緒低落,并且不可能通過休息來緩解。如果患者體虛乏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造成康復過程不能順利進行。
同時身體長時間的正氣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癌癥的復發轉移。由于癌因性疲乏機制不明,病機錯綜復雜,西醫尚無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案,對此,中醫中藥便凸顯出其獨特的優勢。
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通過異病同治,采用補氣活血、健脾和胃、疏肝理氣、降逆止嘔、活血化瘀、解毒抗癌等方法的合理組合,根據患者臨床特點不同,辨證選方用藥,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解決癌癥病人疲乏的癥狀,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當癌癥患者出現疲憊感之后,一定要做好生活上的改變。要增加營養,保證身體充足的能量可以減輕癌癥患者的疲憊感。癌癥治療是一段長期的對抗賽,化療放療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營養的并且對身體條件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保證身體擁有充足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要適當鍛煉,適量活動,增強身體素質可以減輕癌癥患者的疲憊感。但一定要注意的是:運動量不可以過多,適量即可,并非越多鍛煉對身體素質越好,過多的鍛煉癌癥患者的身體是無法承受的。
很多癌癥患者常常躺在床上,長期的不活動身體肌肉的耐受能力就會逐漸退化,隨著來的疲憊感也會越加劇烈,所以癌癥患者一定需要保持適量的鍛煉,散步、慢跑、太極等都是可以的。根據相關實踐研究表明, 每天進行有規律、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的患者, 其癌性疲勞水平會明顯下降。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