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腫瘤醫生說5年生存率,很多人認為患者只能活5年,其實五年生存率并不是只能活5年,而是患病5年后的生存比例,常常以5年生存率來評估癌癥嚴重程度以及病情發展速度。過了5年,很多癌癥患者都聽說過臨床治愈這個詞,那么臨床治愈是怎么回事呢?
臨床治愈是指各種臨床癥狀在經過規范的治療以后,得到了控制或者已經消失,且經過治療也已經很明顯地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質量,但是疾病本身并沒有徹底治愈,不過后面也不需要過度治療了。
判斷癌癥臨床治愈,需要同時符合以下兩點:第一點、癌癥在治療之后,要通過各項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脂、血糖、腫瘤標志物等,來了解患者目前的一個恢復情況,如果檢查結果沒有什么異常,那么,我們可以初步判斷患者已經得到臨床治愈。第二點、癌癥在治療后,沒有復發以及轉移的跡象,至少五年不再復發,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五年生存率,而且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也是比較穩定的。
那么,該怎樣做才能達到臨床治愈呢?首先,要改變之前不良的生活習慣。癌癥在治療后雖然暫時將病情控制住了,但如果患者因此而放松警惕,不注意改變生活習慣的話,很容易使癌癥再次復發。因此,癌癥患者在治療后要注意生活習慣的改變,不要熬夜、過度勞累,一定不能抽煙喝酒。
其次,癌癥治療后要注意飲食。很多癌癥的發生都跟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在經過癌癥治療后,患者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飲食要均衡。
同時,一定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復診。在治療后癌癥患者應該定期根據癌癥擴散規律和癥狀進行復診,這樣即使癌癥復發也能在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定期復診是延長癌癥患者生存期非常關鍵的一點。通常而言,術后第1年,應每隔三個月復查一次;術后2年內,每六個月復查一次;術后2年以上,每年做1至2次詳細的體檢和化驗檢查;術后超過5年,可考慮每1年復查一次。
想要實現臨床治愈,癌癥康復期后續定期復查和治療是非常關鍵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患者以后的命運。很多癌癥患者病情惡化,生存期縮短,并非因為癌癥本身,而是由于康復期的治療沒有跟上。
中醫藥參與癌癥康復期治療的特點和優勢在于用辨證論治,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防復發轉移,實現長期生存。中醫治療從患者全身的實際情況考慮,而不是僅局限在惡性腫瘤病灶本身。中醫用藥更注重顧全整體及患者的臟腑、氣血、津液、經脈等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強調治病求本。
康復期及早進行中醫藥治療,能有效強化身體機能,抵抗病癥的侵襲,修復手術、放化療帶來的損傷,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中藥可有效緩解因癌癥引起的許多癥狀,如疼痛、厭食、咳喘、出血、腹瀉、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可以通過提高食欲,延長睡眠時間等途徑減少惡液質的發生,幫助癌癥患者實現臨床治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