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在CT檢查中發現了早期肺癌。在肺癌發生轉移之前就能發現并且進行手術是幸運的,“早期”,相信不少患者聽到都會長舒一口氣,在非小細胞肺癌中,早期通常是指臨床分期I期、II期以及部分III期的患者,手術是他們最佳的治療選擇,但這些“幸運兒”只占全部患者的20-25%,并且50%的患者在手術后,仍然會出現復發甚至轉移。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可以在手術之前使用合適的治療,讓腫瘤病灶縮小,并且讓人體免疫細胞識別并記憶癌細胞的抗原,殺死癌細胞,從而達到降低術后復發風險的目的。
剛剛發布在國際頂級雜志《自然醫學》上的研究報道了手術前雙免疫聯合化療的結果,相比單獨PD-1抑制劑聯合化療,雙免疫聯合化療顯著降低了術后復發風險。
研究背景
這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者開展的研究,是一項二期臨床試驗。首先給大家解釋幾個概念和藥物。
- 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俗稱O藥,一種PD-1抑制劑,在我國已經獲批多個類型腫瘤的治療,并有慈善贈藥活動。
- 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俗稱Y藥,一種CTLA-4抑制劑,也在我國獲批上市。
- 主要病理緩解(MPR),指手術之后切除下來的腫瘤病灶里有10%或更少的殘余活腫瘤細胞。如果達到了MPR,基本上意味著復發的概率會很低了。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共計招募了44名可以手術的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臨床分期是IB期到IIIA期。患者分為兩組,相應的治療方案如下:
- 第一組的22名患者使用PD-1抑制劑O藥聯合化療,也就是單免疫聯合含鉑化療(雙聯)。
- 第二組的22名患者使用PD-1抑制劑O藥和CTLA-4抑制劑Y藥聯合含鉑類化療,也就是兩種免疫治療藥物聯合化療的三聯用藥。
我們一起來看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如何。
三聯用藥:50%的主要病理緩解
在意向治療的人群中,三聯用藥療法的主要病理緩解率達到了50%,也就是在一半的肺癌患者中,手術切下的病灶里沒有什么活的癌細胞了。
對于雙聯治療策略,也就是PD-1抑制劑藥物單藥聯合化療,大概32.1%的早期肺癌達到了主要病理緩解。另外,不管是雙聯用藥還是三聯用藥,都已經超過了單獨化療的主要病理緩解的歷史數據(15%左右)。這非常讓人鼓舞。
圖、雙聯和三聯治療的腫瘤病灶縮小情況
上圖顯示了兩種治療策略的腫瘤病灶縮小情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病灶縮小和手術之后腫瘤組織里活癌細胞的比例低有一定關聯,但并非緊密相關。
圖、兩種治療策略的生存期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三聯療法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還是具有優勢的,77%的患者兩年沒有復發,而用雙聯療法的患者中,有73%兩年沒復發。
據統計,30%確診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有手術機會。但如果不進行額外的治療,也就是新輔助治療,超過50%的患者會發生復發。手術之前的新輔助化療只能讓15%的患者獲益。通過組合免疫治療雙子星,這個比例大幅度提升到50%,而且促使免疫系統產生了對癌細胞的強大免疫記憶。
進一步的分析也表明,三聯療法會讓能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數量增加,并增加了特殊免疫細胞簇,會抑制免疫的細胞浸潤也降低了。并且,患者腸道微生物里,能觀察到有益菌群富集,而潛在致病微生物數量減少,這些都能進一步幫助抗癌。
討論和啟示
結合最近的其他研究結果,研究者推薦在肺癌手術之前使用三聯治療策略,也就是將CTLA-4抑制劑、PD-1抑制劑聯合到化療中。我們國家已經獲批上市了這兩種藥物,此外,手術之前的新輔助治療僅需要兩個療程,而不是持續用藥一兩年,多數家庭還是可以承受。
關于早期肺癌手術的相關治療和國際最新的研究成果,癌度已經陸續為大家編譯了不少,希望這些內容能切實幫助到廣大的早期肺癌患者。希望您能和您的醫生多進行溝通,通過新輔助三聯用藥降低復發風險。
如果與治愈肺癌僅有一小步,值得勇敢地踏過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