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于3月28日去世,享年71歲。
平日里喜愛看電影、聽音樂的人一定對他的名字不陌生,作為世界級的音樂家和首屈一指的電影配樂大師,一生獲獎無數,還有著“新音樂教父”的美譽。
2014年,坂本龍一被查出不幸患上咽喉癌,在此后長達6年的時間里,他頑強地和病魔抗爭,與癌共存。2021年1月,坂本龍一在社交平臺告知大家,被再度確診為直腸癌,最終被直腸癌奪取了生命。
結直腸癌作為我國發病率第二的腫瘤。不僅奪取了坂本龍一的生命,也奪取了球王貝利的生命。早期直腸癌有何癥狀?高危人群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聽聽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的專家怎么說……
出現這些癥狀,警惕腸癌找上門
1. 排便習慣改變 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
2. 大便性狀改變 大便變細,血便或粘液便等。
3. 腹痛或腹部不適。
4. 腹部腫塊。
5. 腸梗阻相關癥狀 表現為腹痛、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
腸癌的這些高危因素要注意
1. 飲食習慣: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喜食煎炸、熏烤食物等飲食習慣,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2. 生活方式:吸煙、飲酒和缺乏運動等結直腸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3. 疾病因素:炎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息肉等疾病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4. 年齡:年齡越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越高。
5. 職業:長期接觸石棉的工人易患結直腸癌。
腸癌的高危人群有這些:
a. 惡性腫瘤尤其是腸道腫瘤家族史,或腸癌病史
b. 年齡≥45歲
c. 糞便潛血試驗陽性
d. 有腸道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癌前疾病
e. 盆腔接受過放射性輻射
預防腸癌,合理膳食結構是關鍵
俗話說:“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沒有什么是一杯奶茶,一頓火鍋不可以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杯奶茶加一頓火鍋”那我們在飲食上如何吃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呢?
直腸位于消化道的下端,一些不能被人體所利用的食物殘渣會暫時性貯存在結腸中,水分會被重新吸收后就形成糞便的雛形,這也是食物在人體中旅行的最后一站。
已有研究表明,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大蒜、牛奶等富含鈣的食物可以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魚和富含葉酸、硒的食物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
紅肉類食物特別是加工過的肉類制品、酗酒會明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而含鐵較多的食物、動物脂肪、精制糖類如蔗糖攝入太多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
早期發現腸癌,腸鏡檢查是利器
因為95%的結直腸癌都是由腸息肉一步步演變而來的,從一個“可愛”的小息肉演變成大惡魔“大腸癌”,一般需要5-10年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在腺瘤性息肉發生癌變之前的任一階段用腸鏡實施切除,都可以阻斷癌變鏈,且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所以,大家要趕在息肉變壞之前做腸鏡。
腸鏡檢查若有異常,應治療后遵醫囑復查,一般來說單發的、直徑<1cm的腺瘤每3~5年復查一次,具體的復查周期可根據個體差異靈活調整。另外,息肉切除后應注意飲食習慣的調整,如低脂飲食,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比例等。
對一般的人群,腸鏡檢查若沒有陽性發現,可每5~10年復查一次,期間若有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膿血便等情況,則應及時就診;有結腸息肉病史或大腸癌家族史者,建議每3~5年復查一次,或者遵醫囑復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