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發生、發展不是在一天之內完成的,但是,腫瘤卻是在一天被發現的”
這樣的一句話也是最為直觀的告訴我們,腫瘤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我們會有很多可以對之實施有效干預措施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腫瘤疾病的發展和進程,獲得最優的治療效果。
惡性腫瘤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疾病發生之前,腫瘤起始、發生伊始,逐漸發展到長成影像學檢查“可見”的狀態,一般需要好多年,也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這樣的過程顯然是一個極其緩慢、漫長的過程。在腫瘤疾病發生的早期,發現腫瘤是很困難的。如果沒有有效地被干預、阻斷措施,腫瘤就會不停的發展下去,最終形成實體腫塊并被臨床所發現,因此,腫瘤的發展也存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在腫瘤發展的不同階段,什么時候做什么時候該做的事情,做好每一個階段可以實施的最為有效的干預措施,不要為自己的行為和后悔埋單。
由于目前對于腫瘤病因的研究還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對于腫瘤疾病的預防則顯得尤為重要。說到腫瘤預防,其面對的主要對象是全部的健康人群,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腫瘤高發因素的高危人群。有效地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推行健康的預防措施,這也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高危因素作用,減少腫瘤相關因素接觸的主要手段,包括戒除煙草,避免酒精飲用,減少接觸已知、明確的致癌物接觸。與之同時,對于那些具有明確病因的誘發因素,如HPV導致宮頸癌發生的內容,則需要有計劃地實施HPV疫苗接種,從而阻斷腫瘤疾病的發生。應該說,對于腫瘤疾病的預防既是一個醫學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的問題,在腫瘤預防階段實施任何措施和技術推廣都是不過分的。
在部分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還有一個被稱為“癌前病變”的過程和階段。對于癌前病變來說,他們在多數情況下是惡性腫瘤疾病發生癌變前的一個特殊的階段或者是狀態,此時,他們還沒有發展到真正的癌癥階段,仍然不能稱之為癌癥。只有當機體的組織、細胞繼續受到各種損害性、危害性因素的繼續作用或者損害時,這樣的癌前病變才有可能進一步發生了程度上的變化,從而發展成為惡性。因此說,疾病在癌前病變時期尚屬于可逆性的改變,即它既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真正的癌癥,也有可能自行或在采取某些有效的治療處理措施之后重新恢復正常。
臨床上常見的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結腸或直腸的家族性息肉或腺瘤,外陰或口唇等部位的粘膜白斑病變、乳腺囊性增生、皮膚的異常色素痣等都屬于癌前病變的范疇。在疾病診療的過程中,則是需要實施積極有效的預防應對措施,減少致癌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習慣等危害性因素的損害,避免疾病的進一步發生和進展。在這樣的過程中,更為積極的措施則是要實施和加強疾病的隨診與臨床觀察,發現問題隨時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