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正在接受輔助化療的李大姐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那就是管床醫生會隔一段時間給他做一次CT檢查,雖說從心理上她也知道醫生這是為了他好,是為了隨時觀察他的病情變化,但是,她還是有一些顧慮:這樣的肺CT檢查多了,是不是又會增加引發腫瘤的危險性呢?
其實,一說到放射線照射損傷,我們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廣島、長崎的核輻射,以及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輻射事故。這類輻射的能量高,會使物質產生電離,破壞了生物組織、細胞的原子、分子結構,大劑量的電離輻射對人體具有著致命的危害。曾有統計表明,如果有人一次性受到超過2西弗的輻射,那就會立即死亡。這里說的“西弗”是一種輻射劑量的單位,也是輻射劑量中一個很大的單位,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是毫西弗、微西弗,他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
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 000 000微西弗(uSv)
在我們生活的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著一個低劑量的背景輻射,我們每人、每年大約會從大自然的輻射和外太空的宇宙輻射中吸收3mSv的背景輻射,如此的折算下來,也就是8.2 uSv/天,0.34 uSv/小時。那平時我們拍胸部CT的劑量是多少呢?一般來說,以往普通胸部CT檢查的劑量約為7mSv,而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劑量則是1.5mSv,對于這個劑量來說已經是很低水平了,對人體幾乎沒有危害,這樣的小劑量照射也可以被忽略不計。
從臨床腫瘤學的角度來說,接受過多的輻射并不是一件好事,應該說,接受射線照射的劑量越大,罹患腫瘤的風險也就越高。目前一般認為,只有遭受100 mSv以上的輻射量,人體患癌的概率才會出現明顯的增加。而據美國保健物理學會(HPS)的觀點:對于低于50mSv的低照射劑量、低照射劑量率的醫源性診療技術,不應進行具體的誘癌風險評估。如此看來,我們在醫療上的CT或者X線檢查是安全的,對身體危害不大,我們也大可不必擔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