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羅湖醫療集團給羅湖區居民實施肺癌篩查和健康體檢。很多人在篩查和體檢中被發現肺內有結節,這一下,我們的胸部腫瘤MDT就忙乎起來了,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詢問肺部結節問題的人員,很多人認為查出肺結節就意味著自己得了肺癌,搞得自己和家人非常緊張。其中被問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醫生,我這個結節是不是就是肺癌”
說起肺結節的發現率提升,真的是與目前采用的低劑量螺旋CT檢查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直接有關。但是,查出來的肺結節可不都是肺癌。
我們目前面對著的這些肺部結節,其實就是一個影像科的專業術語,它是指在傳統胸部影像下發現的肺部單個、圓形、邊界清楚的小于3厘米的不透光結節,習慣上稱為“肺內孤立性結節”,而對于大于3厘米的則稱為腫塊影。目前的CT檢查則可以發現更為微小的肺部小結節,甚至是發現小于10毫米、5毫米的結節。這就如同目前的手機拍照像素已經達到了幾千萬,拍攝照片的清晰度自然也就提高了很多,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臨床上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最為常見的包括:炎癥肉芽腫、腫瘤、結核或真菌感染等。如此說來,面對著這些肺結節,你就很難說清他是哪一種類型,因此,在臨床上醫生給你的建議就是隨診觀察、定期復查。
在臨床上,結節按照他的密度可分為實性、部分實性及非實性的,也就是磨玻璃密度樣影。實性結節是指病灶完全掩蓋了肺實質,部分實性結節是指病灶遮蔽了部分肺實質。非實性結節是指病灶沒有遮蓋肺實質,在拍的片子上專科醫生還是可以辨認出血管和支氣管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影像學的差別,臨床醫生就可以根絕檢查的結果實施個體化的判斷,因此,作為健康體檢者大可不必過于擔心。這樣的結節不一定是癌,即使退一步就是確定為癌,這樣的肺癌也是早期,通過恰當的治療,其臨床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不只是手術治療以后不需要進行后續的化療、放射治療、靶向藥物治療等,而且100%的患者都可以長期存活。
面對著這樣的結節,長期、規范的隨診就顯得十分重要,隨診的時間間隔一般是6個月到1年。有些人又會提出質疑和疑問,萬一是腫瘤,沒有及時處理,發生轉移了怎么辦。這就是您過慮了,因為腫瘤的生長也是有一定的周期和時間性的,特別是在結節很小的時候,半年的時間里進行復查,這樣的間隔時間就足夠讓醫生可以看到它的變化了,那個時候對于腫瘤而言還沒有進一步增大和發生轉移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