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癥患者中,中重度的癌痛十分常見,約有60%-80%的晚期癌癥患者會受到疼痛的影響。癌癥疼痛應該如何緩解呢?可以轉移或分散注意力,也能適當地減少癌癥患者的疼痛感,選擇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電視,聽音樂,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能夠避免自己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疼痛上,也就能夠有效緩解。
可以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抗癌痛最主要的還是患者自己本身,家屬與醫護人員只是起支撐作用。患者本身要認清自己的疾病,勇敢去跟癌痛斗爭,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規范化治療癌痛,才有可能緩解癌痛帶來的苦楚。
另外,非藥物治療方法還有冷熱敷、舒適體位、冥想、按摩、聆聽音樂、深呼吸和放松操等。但這些只屬于輔助方法,并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中醫對于痛癥的認識最早可見于《黃帝內經》,其將癌癥所致的疼痛稱為癌瘤痛,認為局部疼痛為癌瘤侵犯經絡或者瘤塊阻滯于經絡從而導致的,其病機為“不通則通、不榮則痛”,分為氣滯血瘀型和氣血虧損型。
氣滯血瘀是由于氣的運行不通暢,在某一部位產生阻滯的病理,局部出現脹滿或疼痛的癥狀。對于氣滯血瘀的癌痛以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為主要目的。氣血虧損型癌痛主要以補益氣血、溫經止痛為主要目的,達到治療癌痛的目的。
同時,中藥也可以與西藥聯合止痛。癌痛發作時,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服用一些止痛藥物,但這些藥可能導致或加重胃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類藥物抑制平滑肌導致便秘、惡心嘔吐、腹脹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中藥與西藥止痛藥配合,既可增強療效,又可減少西藥的頭暈、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通過減輕痛苦、保證生活質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