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關注”,每天定時分享關于乳腺腫瘤及癌癥知識,擁抱每一位腫瘤患者,讓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單~
“高密度影”、
“新發淋巴結”、
“右肺中葉肺大泡”、
“肝實質性占位病變”
……
明明每個字都認識,
但是連在一起就讀不懂
這些來自于復查報告上的醫學名詞,讓不少覓友們犯難打怵,生怕自己遺漏了重要的信號。
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避免大家對這些醫學名詞產生誤解,今天互助君就和大家來聊聊,乳腺癌復查報告單上,那些看起來十分嚇人的醫學名詞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表示疾病進展了。幫助覓友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下一步該怎么做。
01、高密度影
高密度影是影像輔助檢查(如:乳腺X線、CT等)中常用的術語。
大多數乳腺癌呈高密度或等密度,極少數可呈低密度[1]。但高密度影不一定就是有腫瘤發生。具體還要看高密度影的周圍是什么情況,比如是否有腫塊、鈣化形態、結構扭曲、不對稱、乳腺內淋巴結、皮膚病變、單側擴張的導管以及伴隨征象。
另外,還需結合部位以及其他的檢查和疾病好發的年齡段、臨床病史,經過醫生具體分析后,再針對性的檢查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結果。
02、新發淋巴結
人體的頸下三角區(頸部、下頜、鎖骨窩)、腋窩、腹股溝等都有很多淋巴結。其中,腋窩前哨淋巴結是乳腺癌最早轉移的部位之一。
淋巴結轉移個數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決定著病情分期、治療方案和預后。一般來說,淋巴結轉移得越多,病情越嚴重,預后也就越差[2]。
因此,若乳腺超聲報告中發現多個新發淋巴結,尤其是腋窩部分,就需結合臨床和患者身體情況,及早開展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03、肺上葉尖段磨玻璃結節
肺上葉尖段,一般指的是右肺上葉支氣管肺段中的上葉尖段。而磨玻璃結節,則是一種胸部CT的影像學表現。在CT上顯示,肺組織內局部區域出現像磨砂玻璃質一樣的淡影[3]。
圖片來源:攝圖網
查出肺部有磨玻璃結節,并不意味著乳腺癌一定發生了轉移,只是單純地描述CT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圓形或者類圓形病灶。
初次發現磨玻璃結節后,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堅持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長期隨訪。隨訪期間,醫生會將本次隨訪的結果與上一次進行前后對比,看結節有沒有增大,密度有沒有增高,有沒有特征性的影像學表現等。
如果隨訪過程中結節增大、實性成分增加或新出現惡性影像學表現,則需要縮短隨訪間隔,進行穿刺活檢確定病理類型,并做進一步的干預治療[4]。
04、右肺中葉肺大泡
右肺分為上、中、下三個肺葉。而肺大泡又稱肺大皰,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具有呼吸功能的肺泡因腔內壓力升高、肺泡壁張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而發生破裂,導致肺泡互相融合,在肺部形成的含氣囊腔[5]。
查出肺大泡并不意味著有危險,需要進一步做個胸部CT或X線攝片檢查,明確肺大泡的數量、位置、范圍及真實大小和周圍組織的關系等。
至于是否需要治療。研究指出,無癥狀的肺大泡不需治療,伴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的患者則需要治療,繼發感染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若肺大泡體積大占據一側胸腔的70%~100%,患者出現呼吸窘迫、感染、出血等臨床表現,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6]。
05、左側鎖骨上窩低回聲結節
回聲是乳腺超聲檢查中的一個常用名詞,而結節不是疾病的名稱,也不用來描述腫物的良惡性,只是描述乳腺超聲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小腫塊。
在乳腺超聲檢測中,常見的回聲主要包括強回聲結節、低回聲結節、無回聲結節以及弱回聲結節四種。其中,低回聲結節是最常見的,代表乳腺的實質結節[1]。但是,低回聲也并不能肯定該結節為惡性或良性,需要臨床醫生結合其他超聲特征、檢驗指標做出綜合分析,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06、乳腺結構紊亂
在乳腺癌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核磁共振檢查等過程中,如果發現乳房皮下脂肪組織結構存在異常,那么在所給出的報告當中就會描述為乳腺結構紊亂。
發現乳腺結構紊亂,是不是乳腺癌復發了呢?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導致乳腺結構紊亂的主要因素為腺體增生,局部細胞惡變所導致的腺體結構紊亂占比極少。不過,如果乳腺結構紊亂伴隨腫塊、不對稱致密或鈣化現象,則需要進行活檢,明確是否為惡性[1]。
07、肝實質性占位病變
正常肝臟被分為肝實質和脈管系統(血管和膽管)兩部分。當異常區域呈現結節或腫塊的外形,占據一定空間,導致鄰近肝組織、脈管受壓、移位或受侵犯時,稱為肝占位[7]。
圖片來源:攝圖網
肝臟超聲檢查發現有肝占位,并不意味著乳腺癌發生轉移,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再做個肝臟增強磁共振或CT檢查,來判斷其良惡性。
此外,還可能會做一些血液學檢查、血生化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血清甲胎蛋白、血清癌胚抗原等)輔助診斷,以此幫助判斷是否有原發性肝癌的可能,或乳腺癌是否發生了肝轉移。
08、膽囊壁增厚、毛糙
正常膽囊壁為一條較強回聲線帶,光滑整齊、自然,其厚度一般不超過2~3mm[8]。若膽囊體部前壁厚度超過3mm,即可確定為膽囊壁增厚。
膽囊壁增厚是一種非特異性病理表現,主要見于膽囊炎、膽囊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以及低蛋白血癥等[9]。
若乳腺癌患者超聲顯示膽囊壁增厚、毛糙,均可認為患有慢性膽囊炎。建議先弄清楚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疾病引起的,同時,如果醫生評估后認為病情比較嚴重,應盡快進行膽囊切除手術,避免影響到乳腺癌的治療。
09、宮腔積液
宮腔積液又稱子宮積液,宮腔積液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性是病理性的。
病理性的宮腔積液常見的原因是炎性疾病,但是也不能排除婦科腫瘤。
絕經后女性,宮腔積液多為病理性。
絕經后,女性卵巢功能下降,體內激素水平降低,宮頸分泌粘液功能減低,陰道自凈能力下降,內膜萎縮,容易導致陰道病菌逆行并感染;宮頸萎縮、粘連,宮腔內分泌物難以排除,進而形成了宮腔積液。
圖源:攝圖網
對于我們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期間的患者來說,抑制雌激素的過程也有可能增加宮腔積液的發生,但是,具體積液的性質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比如宮腔鏡。
宮腔鏡檢查不僅能明確積液性質,也能清楚的明確宮腔內部情況,并做到定點活檢,避免漏診,甚至可以協助治療。
曾經有一篇文獻報道了一位內分泌治療期間出現宮腔積液的病例,停藥后積液消失,所以,假如治療期間出現宮腔積液,建議要和主治醫師探討是否調整方案。
END
簡單了解清楚自己的復查報告上必然會出現的一些專業術語,不僅可以避免因為看不懂的專業術語而誤認為病情復發了,還能夠對病情有個基本的了解,在真正有必要時及時咨詢臨床醫生,不錯過最佳治療的時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