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物,什么東西“今天吃了,明天見”?
答案就是金針菇,很多人吃完金針菇之后,會發現第二天它被“原封不動”地拉了出來,十分難消化。
一些人就覺得金針菇不健康,一打開裝著金針菇的袋子,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認為金針菇都是用甲醛泡過,用來防腐增加保質期,吃了會致癌,這是真的嗎?
一、為什么吃了金針菇,第二天會拉出來?
金針菇之所以有“see u tomorrow”的說法,與它含有的膳食纖維有關,金針菇含有大量幾丁質(一種膳食纖維),胃酸無法完全有效分解,再加上金針菇身形“纖細”,食用時難以咬斷,經常被囫圇吞入,因此經常“難消化”。
不過外形上看似完整的金針菇,并非如此完整,畢竟在經歷漫長的“消化之旅”,金針菇含有的水分、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都被消化系統充分吸收利用,已經成為了人體一部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是“白吃”。
但如果你吃啥都“明天見”,一定要當心是腸胃出了問題——
除了食物本身難消化,腸道問題也會引起食物“明天見”,比如腸道菌群紊亂,食物還沒完全消化,就拉肚子;急性胃腸炎,容易導致腹瀉;結腸炎,食物無法完全消化,還會伴有血絲、粘液等。
二、金針菇,真的用甲醛泡過嗎?
不少“網絡科普”稱金針菇有異味、含甲醛,食用會引起肝腎損傷,甚至致癌。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規定,甲醛是不能作為食品用加工助劑進行生產經營使用的,任何方式添加到食品中都屬于違法行為。
金針菇的異味是怎么回事?天津農學院教授班立桐表示,拆開金針菇包裝袋后的異味,并非由于添加了甲醛,而是在運輸過程中,溫度環境差異,導致金針菇轉化成無氧呼吸,自然產生了揮發性的醛類氣體。
不過,金針菇本身確實含有自帶的甲醛,但是含量非常低——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金針菇甲醛含量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檢測的金針菇樣品,甲醛含量都很低,數值可忽略不計,不用擔心會危及到人體健康。
三、這些甲醛菜,其實都被網絡夸大了
除了金針菇,網絡上還流傳出關于“甲醛菜”的說法,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1、發白的豆腐,是泡了甲醛?
豆腐的顏色與豆子的種類、凝固劑的種類等因素有關,白嫩的豆腐不一定加了甲醛,可能是過濾或添加凝脂的結果,靠豆腐顏色分辨甲醛并不合理,即便是豆腐中真有甲醛,也可以添加食品色素,讓豆腐顏色“還原”。
2、用膠帶綁的蔬菜有甲醛?
扎蔬菜所用的膠帶和生活中用到的透明膠基本都是涂過粘合劑的塑料膜,屬于聚合物,在自然環境下,釋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非常小。且甲醛會揮發性很強,在煮菜前,用清水泡一下,基本已經消滅殆盡了。
3、白菜放不壞,是泡了甲醛?
甲醛也是需要成本的,且比起商戶運輸蔬菜時使用的廣譜殺菌劑價格相差不大,商家沒必要因微小差價,干違法犯法的事,這并不是劃算的選擇。此外甲醛要達到防腐作用,濃度一般比較高,會有明顯氣味,消費者通過嗅覺都能輕易分辨。
四、如何避免買到甲醛菜?
不可否認,一些黑心商販確實存在,有蔬菜被甲醛感染,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避免?
1、選擇可信賴的市場
盡量去正規的超市和市場購買蔬菜,正規菜市場的菜都是經過篩查或檢疫,一般買到甲醛浸泡蔬菜的幾率會小一點。
2、注意清洗、熟食
烹飪前,一定要徹底用水清洗蔬果,食物建議徹底煮透,可以有效揮發部分甲醛。
3、飲食均衡
日常飲食也盡量保持均衡飲食,就可以避免從單一食源攝入甲醛。
4、積極舉報
往任何食物中添加甲醛,都是違法行為,如果發現不良商販偷偷添加,可積極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
那么多甲醛,聽起來好像很可怕,但其實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甲醛,濃度基本達不到威脅人體健康的地步,大家也不必過于驚慌,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蔬菜,消費者大可以放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