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影視圈傳來了一則悲痛消息,知名演員吳耀漢因為腎臟疾病在家中離世,享年68歲。
吳耀漢是香港影視圈的一位資深演員,他的離世讓許多影迷和同行感到非常的震驚和悲痛。據悉,吳耀漢生前因為腎臟問題深受折磨,由于醫生不建議換腎,他只得依靠洗腎來維持基本的腎功能,人也日漸虛弱,最終遺憾離世。
腎臟疾病到底有多厲害,竟可以讓人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以至于最終死亡?今天小艾就帶大家一起詳細。
一、中國腎病高發,是自來水惹的禍?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凡凡院士團隊發表的最新中國慢性腎臟病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中國約有8200萬成人患有慢性腎臟病。雖然對比過去十年,患病率似乎下降了30%,但加權知曉率僅為10%,可見大眾對腎臟疾病的忽視。
中國腎病高發,很多人將罪責指向了我們每日必需的“自來水”,認為自來水中含有鈣、鎂鹽等碳酸氫鹽類的礦物質,在加熱燒開的狀態下,會發生化學方面的變化,生出碳酸鈣、碳酸鎂等不易溶于水的沉淀物質。而這些物質會附著在水壺內形成了水垢,長期飲用便會誘發腎結石。
那么,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實際上,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鹽類進入到人體后部分會被分解,不能分解的部分也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另外長期飲用鈣鎂濃度相對較高的硬水,只是形成結石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而并非飲用硬水就絕對會導致結石病。所以,如果是安全的自來水燒開喝,并不會傷害腎臟。反而是長期飲用不含鈣和鎂的水,飲食中又缺乏鈣和鎂,更容易引起腎結石。
另外,腎臟的損壞往往并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中山大學腎臟研究所所長余學清認為,腎病發生的遺傳因素雖不能控,但僅占7%~12%。 而生活方式對腎臟健康的影響則高達60%,若能將此“保險栓”掌控好,其實可以避免更嚴重的后果發生。
二、5件事做多了,腎會慢慢變壞
1、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帶來的水鈉潴留和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處于“高壓力、高灌注、高濾過”的狀態,從而加重腎臟負擔。 此外,高鹽飲食還可導致尿鈣增加,而尿鈣增多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因此,建議日常還是要以清淡食物為主,研究表明,低鹽飲食要求鈉鹽攝入量為3~5g/d,若平時比較飲食比較重口,可以用低鈉鹽來代替普通食鹽,減少鈉攝入。
2、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腎臟是藥物代謝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藥物使用不當或是機體對藥物敏感,會損害腎臟,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有關。尤其是磺胺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造影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更容易導致腎損傷。
因此,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用藥前都需要咨詢醫生,遵醫囑服用;同時,在用藥過程中需要遵照藥物說明書或者醫生的遺囑,定期檢查腎臟,以早期發現藥物引起的腎臟損傷。
3、過度疲勞
“過勞傷腎”,現代人生活工作的壓力過重,長時間處于過度緊張、過度疲勞的狀態,加上缺乏運動,免疫力很容易下降,給了細菌病毒可乘之機。
4、飲水太少
若飲水量不足還喜歡憋尿,很容易會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炎,反復發作會導致慢性感染,還可能發展為尿毒癥。 而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也都和長時間憋尿和不喝水密切相關。
5、縱欲
男性不注意節制房事,精液大量耗泄,引起體力消耗,過度疲勞,抵抗力下降,也容易誘發腎臟病的急性發作。對女性來說,過于頻繁的性生活期間不注意外陰清潔而導致細菌性尿路感染,同樣有誘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可見,不論男女都應該節制房事,規律生活。
目前我國人群中對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很低,不少患者其實生活中都有各種“傷腎”習慣,但不重視預防干預,等到腎臟嚴重損壞時才到醫院就診,從而失去了延緩腎臟病進展的機會而進入腎臟替代治療階段。
所以,日常中一定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避免將腎臟健康暴露在危險因素中。
三、身體的“求救信號”要盡早發現
腎臟功能一旦發生問題,會影響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的功能,癥狀也會慢慢顯現出來,此時一定要做腎功能檢查,避免發生漏診和誤診。
1、尿液異常
腎小球受損,尿液中紅細胞增加,尿液顏色出現變深、變紅的現象。另外,小便泡沫多,尿中蛋白含量高,也是非常危險的慢性腎衰竭信號。
2、浮腫
慢性腎臟病患者由于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腎臟分泌的激素紊亂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現水鈉潴留,造成眼瞼及雙下肢浮腫。
3、高血壓
腎臟生物鐘的紊亂可以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血壓節律發生改變,導致夜間血壓升高,表現為“非勺型血壓”。而非勺型血壓使腎小球在夜間持續處于高濾過狀態,反過來又會加快腎臟病的進展。
4、骨痛
骨痛是糖尿病腎病較為常見的癥狀,從早期腰膝酸軟或骨痛不顯至后期全身骨痛,常困擾糖尿病腎病患者。這一系列骨痛的癥狀與糖尿病相關性骨質疏松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及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相關。
5、貧血
腎臟除了有排泄廢物等功能外,還能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造血,因此,貧血也是腎功能損害的一大信號。腎性貧血不僅引起乏力、體力下降、心慌等癥狀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而且加速腎臟病進展,顯著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要想早期發現腎臟問題,定期體檢很重要。專家建議,有腎臟病家族史、患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肥胖等高危疾病者,心血管病患者,長期貧血者,反復感染后大劑量使用抗生素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應重視每年一次的體檢。在眾多檢查手段中,尿常規、抽血和彩超是檢查腎臟健康的常用方法。
綜上所述,腎臟是人體內一對非常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排泄廢物和調節電解質水平。然而,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疾病等原因,腎臟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腎臟疾病的發生。因此,對腎臟健康的檢查尤為重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