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身上長了個疙瘩,會不會是癌?怎樣的疙瘩可能是癌癥?今天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人身上長疙瘩很常見,很多人所說的疙瘩,其實就是身上長了東西,結節,腫塊包塊,但不知道是什么情況。一般來說,首先會想到會不是會腫瘤,因為腫瘤很常見,但大家對腫瘤也是很害怕,擔心是腫瘤。
當然,這里說的腫瘤其實是指惡性腫瘤(癌癥),如果是良性腫瘤,大家就不會這么關心,畢竟良性腫瘤沒什么可害怕的,有的不用處理,有的手術切掉就好了。
身上發現長了結節腫塊疙瘩,會不會是癌癥呢?當然有可能,但不能想當然,只是說要想到癌癥可能,到底是不是癌癥,則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
可以先初步根據結節腫塊的特點做一個初步分析和傾向性的判斷,如果有以下幾個特點,則惡性的可能性相對要大一些。當然這不是確診,最終確診得進行活檢病理檢查。
第一個特點是大小,越大的疙瘩,則惡性的可能性越大。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良性腫瘤通常不會長或者生長很慢,而惡腫瘤則不一樣,惡性腫瘤之所以讓人害怕,就是因為它一旦長成,就不會停下生長發展的腳步,會一直長,越來越大,直至擴散轉移,最終危及生命。
如果身上的疙瘩很大,超過1公分以上,特別是3公分以上,要特別注意。當然,不能只根據大小,良性腫瘤也可能很大。
第二個特點更重要,那就是增長速度。
只看一次的大小絕對值,有時很難判斷,因為有的良性腫瘤也可以長到很大,甚至有巨大良性包塊。看大小的變化趨勢以及變化速度會更有價值。如果一次比一次大,越來越大,那這個要高度懷疑惡性可能。
第三個特點是質地軟硬,越硬則惡性可能越大
良性腫瘤通常摸起來軟軟的,而如果摸起來很硬,甚至硬如石頭,這種要小心。當然,同樣的,不能只根據這一個特點就判斷,有的良性病變也可能很硬,而淋巴瘤是惡性腫瘤,但摸起來并不硬,而是摸起來質韌。
第四個特點是邊界不清,活動度差的腫塊更傾向惡性。
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的重要區別就是前者有破壞性,侵襲性生長,會突破性向周圍生長,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融合在一起,有粘連。而良性腫瘤通常是邊界清楚。
以上只是一個初步的分析判斷,如果身上的結節腫塊同時有以上特點,那惡性的可能性很大,要盡快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當然,這個不是最終確診。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