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與愛共舞訂閱號
本文作者:小愛
引言:
從2018年第一款進口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正式在國內上市,到2020年中國創新PD-1抑制劑在世界肺癌大會上捷報頻傳,再到如今國產頭部PD-1抑制劑在歐洲和美國獲批的腳步越來越近……
由摸索、模仿至創新,國內免疫治療臨床應用已足足打磨5年,越來越多的晚期癌癥患者通過免疫治療獲得了長期高質量的生存機會。盡管如此,由于免疫治療與化療、靶向治療完全不同的作用機制,仍有部分患者和家屬對免疫治療的療效評估存在誤區,導致錯誤地提前停藥,進而錯失治愈機會。
急性子的患友vs慢性子的治療
很多患友們在接受抗腫瘤治療的初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一方面是擔憂治療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是擔心副作用。
我們患友群里就有一位晚期肺腺癌老大哥,年輕時是風風火火,16歲開始吸煙,20歲出頭下海打拼,30來歲結婚生子事業有成,年過半百正打算退隱江湖,誰知道醫院查出肺癌晚期,老大哥沒敢告訴家人,硬是一人扛下了所有。
確診后老大哥用上了PD-1抑制劑聯合化療的標準治療方案,前幾天剛剛完成了治療第6周后首次療效評估,然而,評估結果不盡如人意,腫瘤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還增大了一點點。一開始老大哥情緒挺激動,直接給自己下了“死亡通牒”,大呼“治療無效,命不久矣”。
老大哥平時看起來挺能扛事的,沒想到第一次評估結果不理想就心如死灰,甚至想要放棄治療、另尋他法了。
這時,有經驗的患友們坐不住了,熱心講訴了自己的免疫治療實戰經驗,其實很多患者都不是第一次復查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即使稍微增大些,也有可能是T細胞浸潤腫瘤引起的影像增大,并非真的進展!
在老大哥凄凄慘慘戚戚的凝視下,我幫忙看了他的CT片(筆者為醫學專業高年資學生,也是癌癥家屬),“肺隨著呼吸運動,體積形態會發生變化,每次測量截面的位置不可能都保持一致,你這4.5厘米的大瘤子,沒有明顯增大的,我們都叫它穩定!”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通過CT觀察到起效時間大概在2個月左右,還有小部分人過了3、4個月才縮小,甚至還有5、6個月才見效的……免疫治療莫心急,只要沒有出現超進展和嚴重的副作用,您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
聽完,老大哥這臉上就舒展多了,“也就是說我還有救唄?”“回家好吃好喝,聽醫生的該治療治療,沒啥咳嗽胸悶的就踏踏實實等著”……老大哥于是唉聲嘆氣來的,樂樂呵呵回家了。
這事兒說起來又可氣,又好笑,但您可別光當成笑話聽,80%癌癥患者和家屬都錯誤的認為免疫治療用上就得跟降壓藥一樣——立竿見影。不少患者用一兩次就著急復查判斷下結論,沒效果就馬上停藥換方案,甚至還有人覺得最先進的治療手段都救不了我了,那還治什么啊,免得最后人財兩空。
可是,醫學還沒放棄您,您怎么就自個先向命運投降了?
免疫治療與傳統抗腫瘤治療最大的區別就是——
● 傳統治療是藥物直接對腫瘤狂轟亂炸,簡單粗暴,見效快,耐藥也快!
● 免疫治療是藥物進入體內,通過調動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激活自身T細胞去監視和擊殺腫瘤細胞,同時形成免疫系統特有的“記憶力”,一旦起效,長期獲益!這一套精細活,沒有2、3個月下不來!
不給免疫治療充分的起效時間就著急做療效判定,不僅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焦慮,同時也可能嚴重耽誤治療、甚至影響患者生存期!
用數據說話,給生命機會
目前關于“免疫治療究竟何時起效”的臨床研究,筆者認為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去年CSCO大會發表的、基于替雷利珠單抗的RATIONALE 304研究的探索性分析。
研究分析首先指出,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的非鱗NSCLC應答者中,約50%在首次評估(6周)獲得首次緩解,約30%在第兩次腫瘤評估(12周)獲得首次緩解,還有約20%在更晚期(18-33周)的評估中才出現緩解。
翻譯一下:免疫治療起效需要一定時間,有一半的幸運兒可以在第一次評估中看到起效,但另外一半的幸運兒則是通過自己堅持治療爭取來的好結果。對于免疫治療患者來說,至少堅持4周期治療再判斷是否起效、是否需要更換治療方案比較合適。
50.8%的應答者是在首次評估(第6周)時獲得首次緩解;
31.3%的應答者在第二次評估(第12周)時獲得首次緩解;
18%的應答者在第三次評估(18周以后)甚至更后的評估中獲得首次緩解。
其次,分析還發現,75%應答者在獲得首次緩解后腫瘤會進一步退縮至最大腫瘤緩解,50.0%患者腫瘤進一步退縮≥15%,20.8%患者腫瘤進一步退縮≥30%,首次緩解到最大腫瘤緩解的中位時間為3.6月,7例CR患者首次緩解到最大腫瘤緩解的中位時間為6.3月。
翻譯一下:隨著免疫治療時間的延長,75%起效患者的腫瘤緩解深度會進一步加深,且腫瘤緩解深度更深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有延長的趨勢。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防止治療早期終止的情況(至少達到9周期),以爭取最大的生存獲益。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中,不同DpR應答者的PFS
● DpR ≥30%-<50%:中位PFS為9.0個月;
● DpR ≥50%-<70%:中位PFS為11.5個月;
● DpR ≥70%-≤100%:中位PFS尚未達到(NR)。
還是看不懂也沒關系,咱都不是專家,小愛來給大家畫重點——關于這項研究結果,作為免疫治療患者和家屬明白兩點就夠用:
1、免疫治療第一次復查沒看到效果,接著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建議至少用滿4次(3個月)。
2、免疫治療起效了,別著急停藥,接著用效果會更好。建議至少用滿9次(6-7個月),根據指南推薦,如果免疫治療起效且無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用滿1-2年更好。
患癌已經很不幸了,自己多給自己留點機會,我們可能不是那50%用藥后首次評估就起效的天選之子,但只要結果是好的,我們再等等也值得,老話兒說的沒錯,好事多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