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后經常會感覺疲乏,這種可以稱為癌因性疲乏。患者自我感覺持續性勞累、疲乏,引起疲乏的原因有很多,如貧血、化療、患者心理狀態、社會因素等,在長時間這樣的狀態影響下,患者的生活和治療會有嚴重的影響,進一步導致病情加重。所以當患者手術放化療后感覺出現疲乏應該及時糾正,以免延誤治療。
65%以上的化療患者、82%至96%的放療患者、70%以上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都會經歷癌性乏力。放療使得毒性細胞降解產物積聚,增加能量消耗,造成肝細胞損傷從而導致的氧化改變等,都會引起疲乏。化療會引起患者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使機體能量攝入減少;排便不通暢、疼痛和失眠加重了身體能量的消耗,機體對能量的需求超過能量供給,這些都會導致疲乏。此外,手術治療本身的傷害、術后疼痛、后續的修復反應、麻醉的后續影響、臥床引起的健康狀況失調、失血性貧血等都可能會影響患者體能。
癌癥患者的疲乏是一種痛苦的、持續的主觀乏力感或疲憊感。常與癌癥或癌癥治療相關,并常伴有功能障礙。癌癥患者出現的疲憊跟普通的疲憊又是不一樣的,普通的疲憊可能是因為沒有休息好導致的,或者是工作壓力太大引起的疲憊,而癌癥患者出現的疲憊很可能是情緒低落、不能集中精力、一活動就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這種疲憊與癌癥患者的心理、身體等因素都有關系。相對健康人群而言,癌癥患者的疲勞類型主要以軀體疲勞為主,程度重,通常不能通過睡眠或休息緩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與疼痛、惡心、嘔吐這些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的癥狀相比,乏力是癌癥及癌癥治療相關的最痛苦的癥狀,與正常人的乏力相比,癌因性乏力程度更嚴重,更易使人情緒低落,并且不可能通過休息來緩解。如果患者體虛乏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造成康復過程不能順利進行。同時身體長時間的正氣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癌癥的復發轉移。
中醫治療癌癥患者疲乏呢,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通過異病同治,采用補氣活血、健脾和胃、疏肝理氣、降逆止嘔、活血化瘀、解毒抗癌等方法的合理組合,根據患者臨床特點不同,辨證選方用藥,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解決癌癥病人疲乏的癥狀,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能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當癌癥患者出現疲憊感之后,一定要做好措施。要增加營養,保證身體充足的能量可以減輕癌癥患者的疲憊感。癌癥治療是一段長期的對抗賽,化療放療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營養的并且對身體條件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保證身體擁有充足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要適當鍛煉,適量活動,增強身體素質可以減輕癌癥患者的疲憊感。但一定要注意的是:運動量不可以過多,適量即可,并非越多鍛煉對身體素質越好,過多的鍛煉癌癥患者的身體是無法承受的。很多癌癥患者常常躺在床上,長期的不活動身體肌肉的耐受能力就會逐漸退化,隨著來的疲憊感也會越加劇烈,所以癌癥患者一定需要保持適量的鍛煉,散步、慢跑、太極等都是可以的。根據相關實踐研究表明, 每天進行有規律、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的患者, 其癌性疲勞水平會明顯下降。
常說三分治療七分心態,良好的心態對于癌癥治療很有幫助,幫助癌癥患者樹立堅強的意志力,讓癌癥患者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愉悅身體自然也就會愉悅起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