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問世已十多年,現臨床已廣泛運用。靶向藥物的面世,曾給人們以極大的希望和信心,相信曙光已到了!可隨即,靶向藥物也帶了諸多困惑與憂慮。
01
一個憂慮是:靶向藥物非常昂貴。
就拿美國舉例:原來治療腸癌,一個病人化療一般費用是500美金。現在,靶向藥物則需要5萬~30萬美金,但是平均生存期只是從8個月延長至13個月。
02
另一個憂慮在于靶向藥物并沒有那么“厲害”。
費用也許不是最重要的方面,而是人們對靶向藥物太充滿期望了。且理論上說它能從基因層面阻斷癌癥的發生,不少靶向藥物的確短期效果相當不錯,因此,給人無限期盼。
然十幾年過去了,一方面,隨著新靶向藥物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老的靶向藥物人們用久了之后形成了客觀評估:發現多數靶向藥物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神奇和理想。
且靶向藥物還有2個很負面的特點——耐藥性、以及促使遠處轉移。
湯釗猷教授和筆者同場對話中西醫智慧治癌時,就指出“多吉美”這種靶向藥物治療肝癌,平均可延長3個月生存期,但也會促使遠處轉移,故而使用需非常慎重。
而耐藥性幾乎無一例外,長則兩三年,短則幾個月。而一旦耐藥后往往后果更嚴重。
筆者有個女病人,肺腺癌,先做了手術,轉移后用化療加中醫藥,當時病情已經十分穩定。但厭倦了每天喝中藥。
后聽說有一種新藥“易瑞沙”,一天只要一片即可,服用后不到2年就耐藥。后又聽說有更好的新藥“特羅凱”,不到3個月就耐藥。
此后沒多久,突然胸悶,咯血,短短幾天便一命嗚呼。
這種情況臨床并不少見。因此,筆者對于使用靶向藥、或要求使用靶向藥的患者,都有個章法:
1、原來有效的治療(如中醫藥等)千萬別輕易停用,最為保險;
2、劑量有所掌控;
3、準備好后續方案。
幾年前,筆者與一些資深腫瘤專家私下溝通時,大家都得出了一個共識:其實,嚴格意義上,多數靶向藥物目前還稱不上是一種成熟的治療方案。
只是一種給短期內的應急手段,爭取點治療時間。且有關學者強調的可以多種靶向藥物聯合運用說法,但其效果、毒副作用、經濟代價及其長期療效究竟怎么樣,還有待事實評說!
在臨床上,特別對于腎癌,有很多例患者靶向藥物失效后,就僅僅依靠中醫藥維持,控制的相當不錯,已經多年了。
所以,對于靶向藥物,大家還是要悠著點,慎重些,也許治療會更好些。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