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國乃至于全球范圍之內,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惡性腫瘤中的第1位。其占比也約為全部惡性腫瘤的八分之一左右。此外,多數肺癌患者在就診的時候均已經屬于疾病的晚期,其整體5年生存率一直不高。如何提高肺癌的診療水平,則是改善肺癌患者疾病診療療效的主要策略,其相關內容也是涉及到多個方面,我們有時候也開玩笑說,肺癌診斷真的是一個“大活”。
說起肺癌的診斷,其包括的內容相對較多,主要有肺癌的臨床表現、肺癌的影像學檢查、肺癌的血清學實驗室檢查、肺癌的病理學評估以及肺癌的分子病理學檢測等多個方面。
肺癌的臨床表現
和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肺癌的臨床表現缺乏典型的特異性、指示性,尤其是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這也給臨床早期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即便如此,典型的肺癌表現還是可以因為腫瘤的發生部位而產生一定的變化。中央型肺癌的表現以肺部表現為主,周圍型肺癌則以全身及肺外表現為主。
對于中央型肺癌而言,臨床上的癥狀、體征,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喘鳴、胸悶、氣急、胸痛、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為主,隨著疾病的進展,還會出現上腔靜脈綜合征、膈肌麻痹、胸腔和心包積液等一系列表現和體征,待這些表現出現時,疾病已經處于臨床的晚期。
周圍型肺癌的早期可以無呼吸道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與之相應的呼吸道癥狀或轉移相關癥狀。少數肺癌患者則可以出現一些由腫瘤直接侵犯或者轉移而引起的癥狀和體征,這些在臨床上又稱為副癌綜合征,涉及到臨床多個學科相關的內容。應該說,這些臨床表現也各式各樣,臨床上出現以后較難以直接考慮為肺癌表現,或者與肺癌直接掛鉤,因此,臨床漏診、誤診也相對較為多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