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本身而言,它是一種慢性病和消耗性疾病,病情雖重卻不會像心梗和腦出血那樣立即威脅人的性命,有治療和緩沖的時間。實現治愈的關鍵在于患者怎樣勇敢面對它,正視現實,是否有戰勝癌癥的信心。其次,借助外界力量增加抗癌信心也很重要,像家人的鼓勵和醫生的用藥調節。
在中醫看來,各種情志改變會導致臟腑功能受損,久之則會引起腫瘤發生,所以治療時會加入一些調節情志的藥。比如,肝癌患者病灶穩定,但是患者說近期感覺心情煩躁或者郁悶時,就會在抗癌方劑中加入柴胡、郁金、大黃等理氣清熱的藥;乳腺癌患者大多是肝郁化火、痰凝血瘀導致的,治療過程中出現情緒不高、抑郁的時候會加青皮、膽南星、瓜萎皮、土貝母等解郁化痰的中藥,讓患者保持內心平靜,避免刺激癌細胞生長。
十年前,我看診了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當時他已病情危重,肝左、右葉幾乎長滿了大大小小的腫瘤,最大的有5公分,經多家醫院會診都說最多能活三個月。他本人已經放棄求生的念頭,數著日子活,但是他家里人不放棄就找到了我。當時用情志療法先減輕其病因,然后根據辨證論治遣方用藥。經過中藥治療,大的病灶已縮小到1.5×1.0公分,小的病灶已全部消失。一晃十年過去了,患者病情一直穩定,實現了帶瘤生存。
雖然說信心不是萬能的,但是至少在腫瘤康復過程當中,沒有信心是萬萬不能的。沒有信心和毅力的支撐,即使用再好的藥物都不會產生很好的作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