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肺磨玻璃結節的大量檢出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所以醫生與患者對其認識都有個過程,初期難免會有誤診誤治或沒有選擇最有利病人的治療方式。但隨著大家對這類以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的認識的不斷深入,醫生的決策與患者的知情同意選擇都應該與時俱進。
今天分享的這位結友早在2015年時就因為右上葉磨玻璃結節被切除了右上肺葉,但關鍵是他左側仍有磨玻璃結節在,焦慮與不安并不能解除。回頭看當時左側病灶已經就有了的,醫生告訴他原位癌切了就治愈,再也不用擔憂,是好事!能真的再也不用擔心嗎?事實總是比理想更殘酷!
病史信息:
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 65歲。
病情描述:
1、初始情況:2015·10體檢(某市級醫院A第一次 CT )發現右肺上葉(IM10)見結節影。術前三維重建:右肺上葉后段見一混雜磨玻璃小結節狀密度影,約0.9mm,其他無異。影像診斷:右上肺上葉段混雜 GGN ,考慮 AIS 、 MIA 。隨即于11.2做了開胸手術(因肺胸腔粘連厲害微創做不了改為開胸)。切除了右上肺,送檢病灶6x8mm,肺泡上皮異形增生,貼壁生長為主,切緣(一),清掃淋巴結4組。病理(右上)原位腺癌,(局灶不能除外微浸潤)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4枚)。
2、期間隨訪:CT 復查每年均無殊同前相仿。
3、再次發現結節:
2021.3.29CT復查報二肺多發結節,大者5mm;
2021.9.9三維重建: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二枚)大者6mm,考慮 AAH 、 AIS 可能。看醫生說因血管進入,要引起特別關注,有醫生說可以考慮手術干預了。
2022.3.25復檢,大者5mm。
2022.7.28在北京某醫院B增強CT檢查,示癌前病變,大者6x5mm。因是膠片,無法上傳。
2023.3.16復查(均在A醫院),同前相仿。
咨詢問題:
1.術后那么多年,為何一下出現肺多發結節?是原發還是肺內轉發?特別是左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大者6mm,重點是有血管穿入,對比前片不知增大還是縮小,病灶風險何如?有專家告訴可以考慮手術干預了。
2.如要手術采取何種方式?如是因胸腔粘連又要開胸?因上次右肺切除手術做了8個多小時,術后直接送 ICU ,住院21天。對此問過醫生,如左肺結節要手術也是沒辦法的,只能開胸。主任對片子如何判斷?左肺粘連也那么嚴重,只能開胸手術?對此我很焦慮。
3.肺與胸腔粘連程度從片中能否看出?因心跳太強烈,躺下無法安靜影響睡眠,安眠藥用了大半生,是否胸腔粘連太厲害之緣故,主任也是心臟專家,請幫我分析為謝!
4.請主任看看手術前片子(2015.11的已發郵箱了不知能否打開)是否原多發癌還是轉發的結節?現在結節風險?如何隨訪干預聽主任診治。
結友感觸:
葉主任:我是你的粉絲,關注你的公眾號、視頻直播好幾年了,學到了不少肺結節方面的知識,謝謝你的普及。轉發身邊的許多結友,他們學習后沒有我當時的緊張、無助、恐慌、焦慮了。現在肺結節檢出越來越多,尤其是純磨結節,手術時(第一次)一定要要慎之又慎。堅持葉主任的理念:能隨訪的不急于開刀,能楔切的不段切,能段切的不葉切。
總之肺結節不能過于積極干預!我那時沒有關注到葉主任的公眾號,缺乏肺結節的了解。體檢報告說是肺結節,腦子一片空白,肺癌誰都怕,沒有肺結節方面知識與醫生溝通交流,一切都交給醫生手術了。由于胸腔粘連微創改開胸二次手術,身體損傷費用翻倍。做了肺葉切除及淋巴結清掃,病理原位腺癌,切緣陰。
原位癌做了肺葉切,現在又出現二肺多發結節,身體不適及損傷不說,以后手術怎么辦?現在想想有些操之過急,可惜悔之晚矣!術后問過主刀醫生,說是既然開胸做手術了,就給你葉切,原位癌肺葉切除就是根治,以后你什么都不用擔心,切了就算治愈好了。事后回看,只求肺葉切除,也解決不了多發結節問題,只是可惜了身體。連住院醫生都覺得我理念超前,那么小的結節都給做了。
真的當時醫生們的理念有些滯后,雖然肺葉切也符合指南,但虧的是病人。葉主任,如把我的病例做分析,我很愿意。呼吁警醒結友:第一次手術一定要慎重!慎重!絕對不要過于手術積極干預。磨玻璃結節多發比較多,多發怕是多數,要考慮到為以后第二次N次手術留有余地,不然悔之晚矣!如果能喚起廣大結友的慎重及關注這也是我的心愿!
既往咨詢:
去年已向主任問過診,主任建議可隨訪。
希望獲得的幫助:
是否需要到杭州看您門診?多久復查一次?有專家建議:因有血管進入可考慮手術干預了。等待主任診療。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23年最近的影像截圖:
左下病灶1:胸膜下微小較淡的磨玻璃結節,但輪廓與瘤肺邊界清,有微小血管進入,考慮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最壞也是原位癌(應該還沒到),近期沒有風險,能隨訪觀察 。
左下病灶2:胸膜下密度稍高結節,與前者相比,感覺這么小,密度稍高了些,不是特別像腫瘤性質的磨玻璃結節,仍覺得炎性的可能性要大于腫瘤性,反正還小,建議隨訪。
再看2015年時左側病灶情況:
當時病灶1就有,似乎較現在還略大,但沒有現在圓,密度了是低的,輪廓也是清楚的,像不典型增生些。總體進展不太明顯。
病灶2當時也有,但當時密度了顯高,非圓形或類圓形,邊上有微小血管纖細的走向病灶。這個病灶和今年的比,今年的密度顯得更高點,而且圓起來些,邊上更清爽了些,感覺像炎性肉芽腫性可能性大些,但至少風險仍不高的,能再觀察隨訪。
右上原手術病灶的當時影像:
右上這個病灶雖然密度略不均,但仍說不上混合磨玻璃結節,還是純的,但它有微小血管進入以及血管穿行,輪廓與瘤肺邊界清楚,基本上可斷定是腫瘤范疇的,從影像上來看,原位癌或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大,手術應該做,但手術方式如何選擇持保留意見。當然在8年以前,那時候確實也還在爭議原位癌要不要切肺葉,要不要清掃淋巴結,也不能用現在的眼光與認識去要求8年前。總的來說,肺葉切除加淋巴結清掃是符合肺癌診療指南精神的!
我的回復:
左下兩處病灶2015年就有的,沒有明顯進展。病灶2前后對比來看,良性的可能性大;病灶1是純磨玻璃結節,還很淡,大概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最壞原位癌。我找時間將你的情況從術前到這次的細致分析下,提醒結友們對磨玻璃結節端正態度,減輕焦慮。我不建議近期手術,可年度隨訪。
針對性解答:
1、術后多年,并不是突然發現多發結節,而是當時就有的。右上葉的原位癌,也不可能出現轉移。有血管進入只說明惡性范疇的可能性大,并不表示危險性就已經很大,并不表示就會轉移或擴散。因為從密度來看仍風險很低,且8年都無顯著進展,顯然不必急著干預處理;
2、如果要手術,由于位置好,能定位后楔形切除的。胸腔粘連并不一定有的。真粘連也不怕,只是手術時間會長點,要分享粘連。應該基本上不需要開胸手術的;
3、從CT上看不出有明顯胸膜增厚粘連或其他異常。心跳情況與肺結節無關,應該與胸膜粘連也不會有明顯聯系。建議心內科、神經內科等看看,有沒有心理方面的擔憂或情緒方面的影響以及平時睡眠狀態、休息好壞可能都會有影響,但與肺部病灶應該不太會有關聯;
4、手術前片子已經看了,也已經對比分析,且不可能是轉移瘤的,后續建議如上所述。
感悟:
我們堅持每日更新病例分析文章,不斷重復或闡述磨玻璃為表現的肺癌不同于傳統肺癌,并不斷呼吁手術宜小不宜大,宜緩不宜急,宜重點打擊不宜一網打盡,就是因為自己的學術地位無法更改指南、無法加入參與共識修訂;科研能力弱又無法發表現高質量的論文。
所以期望通過努力科普說好肺結節,讓更多結友來認識肺結節,理性的面對肺結節,從而從患者端來改變大家對磨玻璃肺癌的恐慌心理,特別是在主治醫生與結友溝通治療方案時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參與到對自己疾病的診療過程中來,從而更好維護自己的權益,既包括維護更好的肺功能,也包括治療過程中花更少的錢。自己堅持科普說結節,從這位結友的反饋中,說明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離自己的目標是進了一步的。
如果有更多的結友關注我的公眾號《葉建明說結節》,多轉發我的肺結節科普與病例分享文章,讓我們的理念能得到更大范疇的推廣。或許就能挽救更多的肺葉被切除、就能減少許多無謂的花錢。另外也十分感謝這位結友,主動提出能將他的病例做分享,以現身說法來喚起其他結友對待肺結節手術該有的慎重與關注!
大家都獻出一點愛、能將自己的經歷與教訓與人分享并提醒其他人,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也會促進共同進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