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于2020年8月因鼻咽癌離世,享年58歲,這個結果令圈內好友、影迷十分惋惜。
但據陳木勝的好友透露,他本身煙酒不沾,在身體出現不適時根本不會想到患癌。以至于確診時就是晚期,饒是經過全力治療依舊無力回天。
我們都知道,吸煙飲酒會導致健康受到極大威脅,但臨床上有不少不煙不酒的人也確診了癌癥,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一、如果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會不會活得更久?
北京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聯合曾進行過一項研究,調查健康生活方式對中國人30歲時預期壽命影響,并將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
該研究共有48.7萬余名受試者數據被納入分析,研究人員分別對不吸煙/因病戒煙、不過度飲酒、積極運動、健康飲食習慣以及健康體型5個方式進行了評估。
研究結果表明:30歲男性擁有0~1個低風險習慣的預期壽命為41.7年、女性為47.3年;擁有5個低風險習慣的30歲男性預期壽命為50.5年、女性為55.4年。通過對比可以得知,好的生活習慣可讓男性在30歲時的預期壽命延長8.8年,女性延長8.1年。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公共衛生干預5種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延長中國人口的預期壽命。
二、為什么有人“抽煙又喝酒,活到99”?
這時候有人要說了,生活中不乏有一些煙酒不忌的人群健康地活到了百歲高齡,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這個情況很可能是幸存者偏差。我們只看到了煙酒不忌的長壽老人,但這些老人其實是極少部分。一些因煙酒而早亡的人群,我們并不會過度關注,他們更多是成為了沉默的數據。
其次,基因也是長壽的重要誘因之一。很多長壽老人的父母也都很長壽,這些老人體內往往有更強的自我修復和修復受損細胞能力,這是先天性的優勢,普通人無法比擬。
最后,會影響長壽的因素不僅僅只有煙酒兩項,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以及個人情緒等,都可能會影響到壽命。一些長壽老人,雖然常年煙酒不忌,但其他的生活習慣都很健康,這些因素也可能會讓他們長壽。
三、壽命短的男人,喝酒后會有4個癥狀
對于普通人而言,日常要是要盡量避免吸煙飲酒,尤其是飲酒后有這些癥狀的男性,更加要盡早戒酒。
1、酒后胸口疼痛
酒精內含有的乙醇在進入體內后需要通過肝臟代謝、胃腸道吸收,會導致這兩個臟器功能很受傷,過量攝入酒精還會影響到心臟功能。
如若在飲酒后出現呼吸困難、胸口悶痛的癥狀,需要高度警惕是心臟發出預警信號,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2、酒后頭暈頭痛
酒精會對大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帶來影響,會加速腦內皮質激素、前列腺素的生成,容易讓頭痛加重。
且酒精還會促進血液循環速度加快,讓血管內的代謝物質、脂質物堆積,這樣一來會導致心血管健康受到影響,容易誘發頭暈癥狀出現。
3、酒后臉色蠟黃
長期飲酒的人多有臉色蠟黃的表現,這是因為酒精攝入過量導致了肝功能損傷。
在肝功能出現異常時,會導致膽紅素的代謝出現問題,大量的膽紅素隨著血液循環流向全身,會誘發全身性的黃疸表現,表現為皮膚、虹膜異常黃染。
4、酒后腹瀉不止
酒后頻繁的腹瀉,可能是由于胃腸道受到不良刺激所致。部分人群是由于肝臟、腸胃功能受損,導致無法及時消化酒精所致。
此外,如果在日常發現自己的酒量明顯下降,很可能是由于肝臟的代謝能力下降所致,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停止飲酒。
四、五十歲后,擁有長壽體質的人,往往有這6個表現
長壽與否,其實可以從日常的一些表現來做出判斷,有長壽體質的人在50歲后身上往往會有這些特點。
- 一是對于自己的年齡并不在意,覺得它只是個數字,認為自己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不少,不會為了年齡增長而焦慮抑郁;
- 二是日常特別喜歡社交,對于新朋友、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強。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指出,與5個以上的親密朋友長期保持接觸的老人,相較于朋友少的老人死亡率會下降22%;
- 三是沒有“中年發福”現象,特別是肚子上沒有過多的贅肉。腹部肥胖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死亡率也會比普通人要高;
- 四是睡覺時不會有明顯的打呼嚕表現,打呼嚕在臨床上被稱之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乃至是猝死發生;
- 五是日常的飲食較為清淡,不會進食大量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蔬菜是生活中不必咳嗽的一部分;
- 六是睡眠質量很好,相較于每天睡眠8小時的人群,睡眠時間在4小時的罹患高血壓、癌癥的風險均會增加。
長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想要長壽需要從生活中的細節去一點一滴的累積,沒有一蹴而就的方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