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精準治療之十字路口:驅動基因突變NSCLC的免疫療效現狀與進展

    //

    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療是精準醫學的典范,由特定驅動突變定義的亞型引領著靶向治療的發展。過去十年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發展迅速。雖有多種驅動突變與ICI內在耐藥性相關,但仍有特定基因驅動亞型NSCLC患者可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本文總結了目前致癌驅動基因使用ICI的概況、相關進展及有希望的聯合策略。

    目前臨床應用的致癌驅動基因突變

    肺腺癌(LUAD)中主要的驅動基因突變是EGFR和KRAS(圖1),在晚期患者中占比高達約30%。EGFR TKI是靶向療法的開拓者,目前,第三代EGFR TKI已應用于晚期肺癌的一線治療中,第四代EGFR TKI正在臨床試驗中。其他致癌驅動基因靶向療法也逐漸進入臨床,包括ALK、ROS1、NTRK、RET融合和HER2、BRAF、MET 外顯子14 跳躍 (METex14) 突變。此外,一直被認為是不可成藥靶點的KRAS突變,目前也開發出了KRAS G12C特異性抑制劑 sotorasib 和adagrasib。

    肺鱗癌(LUSC)是NSCLC的另一種主要組織學亞型,通常發生腫瘤抑制基因的丟失,例如 TP53(60%)、PTEN(10%)或 LKB1(5%)。FGFR(20%)、PI3K(20%)或 EGFR(5%)信號通路可能有潛在的可靶向致癌驅動基因突變,但目前尚無有效的靶向療法。


    初步臨床試驗顯示,FGFR TKI erdafitinib在幾種FGFR突變LUSC 和 LUAD中顯示有希望的活性,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27%和14%。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NSCLC組織學類型如何,ICI在LUSC和LUAD患者療效類似。例如,既往含鉑治療進展后,二線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的2年總生存(OS)率分別為 23% 和 29%。

    圖1 晚期肺腺癌致癌驅動基因突變分布及與ICI應答相關性示意圖

    ICI在致癌驅動基因突變NSCLC中的療效:吸煙者 vs 非吸煙者

    在致癌基因驅動NSCLC中,PD-L1/PD-1單抗被認為療效有限。但應該考慮到各個基因組亞型臨床和生物學的多樣性,因此,免疫療法的敏感性可能具有異質性。

    PD-L1/PD-1單抗在不同亞組中的大部分臨床數據主要來自回顧性研究(表1和2)。總體上,與從不吸煙或輕度吸煙相關的基因亞型從PD-L1/PD-1單抗中獲益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在曾經吸煙或目前吸煙患者中最常見的基因組亞型往往與能從PD-L1/PD-1單抗中獲益有相關性。鑒于吸煙狀態與ICI療效的相關性,圖1b根據吸煙狀態分層將致癌驅動基因突變分為兩大類。

    非吸煙者中富集的亞型

    EGFR突變NSCLC


    一項III期研究對比了PD-L1/PD-1單抗對比化療用于EGFR TKI或化療進展后患者的療效,結果顯示,ICI療效不佳。后續一項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PD-L1單抗用于3線及以上治療時的ORR為11%。同樣,幾項回顧性研究和meta分析也顯示了類似結果(表1)。此外,少見EGFR突變例如20外顯子插入突變似乎與敏感EGFR突變類似,對ICI單藥反應較差。值得注意的是,EGFR突變NSCLC患者的PD-L1表達水平通常較低,TMB水平也較低(<3mut/Mb),也可能是EGFR突變對ICI應答差的原因之一。

    HER2突變NSCLC


    基于DESTINY-Lung02研究,抗體偶聯藥物DS-8201已獲FDA批準用于經治晚期HER2突變NSCLC患者,ORR達到58%,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8.7個月。HER2突變肺腺癌與EGFR突變類似,主要見于女性、較年輕患者,很少有吸煙史。且HER2突變NSCLC常與PD-L1表達水平低(TPS <1%)和TMB水平低(<3mut/Mb)相關。同樣,HER2突變從ICI治療中獲益很少,ORR為7%~27%(表1)。

    ALK/ROS1、RET融合陽性NSCLC


    ALK/ROS1融合NSCLC對ALK/ROS1 TKI敏感性類似。ALK/ROS1 融合陽性NSCLC PD-L1表達水平較高(TPS≥1%),而TMB處于低水平(<3mut/Mb)。一項前瞻性試驗和兩項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ICI治療ALK 重排 NSCLC患者的ORR為0%。另一項研究顯示,ICI治療ORR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ORR為17%。


    RET融合陽性NSCLC對FDA批準的兩種RET抑制劑普拉提尼和塞普替尼顯示出較高的敏感性。與前者類似,RET重排NSCLC的TMB較低(<2.5mut/Mb)。ICI治療相關結果不一,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ICI用于經治RET重排患者的ORR為37.5%。另有研究顯示,ORR不到10%,見表1。


    總體上,PD-L1/PD-1單藥在EGFR、HER2、ALK、ROS1 或 RET變異NSCLC患者中的療效有限。

    表1 非吸煙者中驅動基因突變亞組患者與ICI療效的相關性

    吸煙者中富集的分子亞型

    KRAS突變NSCLC


    此類患者通常與吸煙相關,對應地,TMB水平較高(7.8mut/Mb)、PD-L1表達水平較高。如前所述,目前已有兩種KRAS G12C抑制劑獲批。ICI在KRAS突變NSCLC患者中也有較好的活性。III期CheckMate 057顯示,與化療相比,KRAS突變亞組能從ICI治療中取得明顯OS獲益(HR=0.52)。一項納入12項注冊研究的匯總分析顯示,ICI單藥用于初治晚期KRAS突變NSCLC患者的ORR為37%,與KRAS野生型NSCLC療效類似(33%)。研究顯示,KRAS突變NSCLC具有明顯的生物學異質性。尤其是,與TP53/STK11/KEAP1共存時,相關生物學特性、微環境可能受到調控并最終影響ICI的療效。幾項研究提示,KRAS/TP53共存時,可能會導致從PD-L1/PD-1抑制劑治療中獲益更多,而KRAS與STK11 或KEAP1共存時,一直被認為與預后差相關(表2)。


    BRAF突變NSCLC


    此類患者可分為為兩類:BRAF V600突變和非BRAF V600突變,各占比約50%。前者與吸煙少和從不吸煙相關,可使用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靶向療法;非BRAF V600突變常見于吸煙者中,目前無靶向療法可用,預后較差。BRAF突變NSCLC患者的TMB水平高、PD-L1表達水平較高。研究顯示,不同突變類型的TMB和PD-L1表達水平也不同,V600和非V600突變患者的TMB分別為3.5-4.9mut/Mb、8.8-9.6mut/Mb,分別有73%–75% V600和37%–56% 非V600突變患者PD-L1表達陽性。ICI在BRAF突變NSCLC患者中的研究數據有限且結果不一。有回顧性研究顯示,ICI在BRAF突變、未篩選PD-L1患者中顯示出適度的活性,ORR為20%-28%(表 2)。BRAF V600 突變腫瘤患者的免疫療法獲益可能特別有限,一項研究顯示ORR僅為 9%,但是也有研究顯示不同BRAF突變患者對ICI顯示更好療效,一項研究中,BRAF突變NSCLC患者的ORR達到了62%,兩個獨立隊列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7.4和7.6個月,中位OS分別為35.6和17.8個月(表 2)。導致研究結果較大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再次提示,BRAF驅動突變本身不能決定ICI治療敏感性和耐藥性。


    基于目前的研究數據,達拉非尼+ 曲美替尼是此類患者優于ICI的更好選擇,免疫單藥是PD-L1 TPS ≥ 50%患者、免疫聯合化療±貝伐珠單抗是不論PD-L1狀態患者的合理選擇。


    支持免疫療法的其他證據來自于黑色素瘤領域的研究。一項III期研究納入BRAF V600突變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與雙免疫治療序貫達拉非尼+曲美替尼相比,達拉非尼+曲美替尼進展后使用雙免疫治療顯示出更好的OS(2年OS率分別為72% vs 52%,P=0.0095)。這些發現是否適用于NSCLC仍有待探索,但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值得細究。

    MET ex14 NSCLC

    MET 剪接位點突變或其他變異導致的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是NSCLC被公認的致癌基因驅動突變,可明顯預測MET TKI的敏感性,例如capmatinib和tepotinib。與BRAF等其他致癌驅動因素類似,ICIs在此類患者中療效的證據有限且有爭議。ICI單藥雖然在某些病例中顯示出持久的應答,但在至少三項回顧性研究中,ORR不到20%,中位PFS持續時間不到5個月(表 2)。MET TKI 是METex14 NSCLC 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但MET TKI在很多國家尚未獲批,因此,對于PD-L1 TPS ≥ 50%和不論PD-L1表達情況的患者,免疫單藥和免疫聯合是晚期METex14 NSCLC患者可接受的一線治療選擇。

    表2 吸煙者中驅動基因突變亞組患者與ICI療效的相關性

    克服ICI耐藥策略

    研究者正在開發多種聯合策略以提高PD-L1/PD-1單抗在致癌基因驅動陽性NSCLC患者中的療效。致癌基因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或抗血管生成藥物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圖 2)。

    圖2 致癌驅動基因患者的免疫療法以正在開發的免疫聯合策略示意圖

    結語

    目前,晚期NSCLC患者的治療是基于預測性的生物標志物的檢測,包括EGFR突變、ALK融合、ROS1融合、RET融合、NTRK融合、BRAF突變、HER2突變、MET突變、KRAS G12C突變和PD-L1表達。


    由于共存突變導致的腫瘤異質性以及最終所有靶向療法的耐藥性,預測性生物標志物仍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和挑戰,NSCLC領域仍需要新型策略。


    此外,更好地了解有限T細胞浸潤和免疫功能失調的分子機制,將促進新型免疫治療策略的發展。基于合理生物標志物的聯合療法可能是實現不同NSCLC亞群患者長期應答的首選方案。未來可能需要不同生物組學相聯系的前瞻性研究,而具有療效數據的免疫表型可指引臨床走向真正的個性化精準醫療時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