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中國之聲 | 張力、趙洪云教授團隊:雙特異性抗體QL1706首次人體I/Ib期臨床研究

    前言

    雙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可以同時結合兩種靶點的抗體,與單特異性抗體相比具有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優點,因此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2023年5月8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趙洪云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Hematology&Oncology》雜志在線發表了一項靶向PD-1/CTLA-4的雙特異性抗體QL1706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首次人體I/Ib期臨床研究。研究證實,QL1706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耐受性良好,并且在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宮頸癌等瘤種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研究成果為雙免疫治療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提供了新的證據。

    研究背景

    抗PD-1抗體聯合CTLA-4抗體的雙免疫治療已批準用于多種晚期實體瘤的治療。然而,與抗PD-1單藥治療相比,雙免疫治療可導致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增加,聯合治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還需進一步提高。因此,探索新型的高效低毒的雙免疫治療手段十分必要。

    QL1706由PD-1抗體IgG4和CTLA-4抗體IgG1按照固定的比例組成。藥物中的CTLA-4抗體成分經過改造,半衰期縮短。因此,QL1706可以在體內維持正常PD-1抗體暴露量的同時,降低CTLA-4抗體的暴露量,有望成為毒性更低、耐受性更佳的雙免疫療法。

    研究方法

    該研究在中國41家三級甲等醫院進行,研究分為I期和Ib期兩部分。I期部分為劑量遞增與擴展研究,運用3+3研究設計,起始劑量為0.3mg/kg,最高劑量為10.0mg/kg,患者每3周接受1次治療,綜合評估各項數據確定II期研究推薦劑量為5mg/kg。在Ib期部分,患者按照RP2D接受QL1706治療,每3周1次,直至達到疾病進展等停止治療的標準。

    圖1 研究流程圖

    研究結果

    研究共入組518例患者,其中I期納入99例,Ib期納入419例。患者中位年齡為53歲(范圍:20-81歲),180例(34.7%)患者具有免疫治療史。腫瘤類型依次為非小細胞肺癌(146,28.2%)、鼻咽癌(134,25.9%)、宮頸癌(55,10.6%)、結直腸癌(27,5.2%)、小細胞肺癌(26,5.0%)、肝細胞癌(25,4.8%)、膽道癌(21,4.1%)、乳腺癌(19,3.7%)、腎癌(18,3.5%)和其他癌癥(39,7.5%)。

    圖2 患者基線特征

    安全性分析

    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2.1個月。研究顯示,所有患者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的發生率為74.9%,其中≥3級TRAEs的發生率為16%。最常見的TRAEs為皮疹(19.7%)、甲狀腺功能減退(13.5%)和瘙癢(13.3%)。irAEs的發生率為46.1%,其中≥3級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8.1%。75例(14.5%)患者因TRAEs導致劑量中斷,30例(占5.8%)患者因TRAEs退出。

    在 Ib 期接受 QL1706 的419例患者中,TRAEs的發生率為73.7% ,其中 ≥ 3 級TRAEs的發生率為15.8%。irAEs的發病率為42.7%,30例患者出現≥3級irAEs。51例(12.2%)患者觀察到嚴重TRAE,其中32例(7.6%)為≥3級。最常見的TRAEs是皮疹(16.2%)、甲狀腺功能減退(11.5%)和貧血(10.5%)。8.16%的患者因TRAEs導致劑量中斷,20例患者(4.8%)因TRAEs而退出。4例藥物相關死亡發生在Ib期(感染性肺炎、免疫介導性肺炎、心肌炎和肝炎)。

    圖3 不良事件

    療效分析

    中位隨訪時間為9.5個月。共468例患者接受了5mg/kg QL1706治療,其中79例患者觀察到客觀緩解(1例完全緩解),客觀緩解率(ORR)為 16.9%,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1.7個月。QL1706在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和宮頸癌患者中的ORR分別為14%、24.5%和27.3%。在既往未接受過免疫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宮頸癌中,QL1706也顯示出卓越的療效,ORR分別為24.2%,、38.7%和28.3%。

    圖4 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宮頸癌療效結果

    研究結論

    該研究顯示,QL1706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ORR,并且在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和宮頸癌等瘤種中顯示出更高的抗腫瘤活性,值得進一步開展臨床研究和進行生物標志物的探索,目前,QL1706聯合化療的II期和III期研究正在進行中。

    張力教授、趙洪云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趙媛媛副主任醫師、馬宇翔副主任醫師等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專家簡介

    張力 教授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肺癌首席專家

    • 中國抗癌協會(CACA)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CACA)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常務理事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腫瘤支持與康復治療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醫學會臨床研究學分會主任委員

    • 廣東省臨床醫學會精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趙洪云 教授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I期病房負責人,臨床研究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肺癌精準治療及臨床研究專委會主任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委

    •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健康中國2030》腫瘤健康之“肺癌規范化診療”項目組專家顧問

    趙媛媛 副主任醫師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 中國抗癌協會安寧療護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常委

    •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常委

    •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肺癌精準治療及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馬宇翔 副主任醫師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臨床試驗中心I期病房副主任醫師

    • 廣東省臨床醫學會肺癌精準治療與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

    •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青年委員會委員

    2023年ASCO年會有4項QL1706相關臨床研究入選壁報展示:

    摘要號: TPS8606

    標題:DUBHE-L-304: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ed, multicenter phase 3 study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QL1706 as adjuvant therapy in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I-IIIB NSCLC

    第一作者: 朱余明教授

    作者單位:上海市肺科醫院

    摘要號: TPS9139

    標題:DUBHE-L-303: A phase III, multicenter,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active-controlled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QL1706 with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D-L1 negative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第一作者:張力教授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摘要號: 8525

    標題:Safety and efficacy of QL1706 plus carboplatin/etoposide (EC)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ES-SCLC): Results from a phase II single-arm study

    第一作者:范云教授

    作者單位:浙江省腫瘤醫院

    摘要號: 4077

    標題: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Adaptive, Phase Ib/II Study of QL1706 or QL1604 plus Bevacizu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第一作者:畢鋒教授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