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跬步千里,厚積薄發,非小細胞肺癌(NSCLC)新輔助和輔助治療的探索如火如荼,圍術期治療研究進展迅速,助力早期及局晚期NSCLC患者的長期治愈。近日,我國原創Neotorch研究在ASCO Plenary Series(April)大會上重磅發布,將我國原研特瑞普利單抗圍術期免疫治療新模式推向世界舞臺,并即將在2023年ASCO大會上公布更多研究細節。醫脈通特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楊帆教授分享Neotorch研究亮點,探討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圍術期治療發展。
專家簡介
楊帆教授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
-
胸外科 主任醫師
-
美國圖蘭大學癌癥中心博士后
-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醫學教育協會肺部腫瘤專委會委員
-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青委會秘書長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青委會委員
-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精準醫學與腫瘤MDT專業委員會青委會副主委
-
北京市醫學獎勵基金會肺癌青委會副主委 外科組組長
-
《PlosONE》編委
-
《Lung Cancer》外科編委
醫脈通:近日,我國原創Neotorch研究結果發布,在肺癌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能否請您談談,Neotorch研究有哪些亮點?
楊帆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Neotorch研究是全球首個公布無事件生存期(EFS)達陽性結果的NSCLC圍術期(涵蓋新輔助和輔助)免疫治療Ⅲ期研究,展現了我國原研抗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圍術期免疫治療的優異療效。在今年即將到來的ASCO大會上,Neotorch研究的Leading PI陸舜教授將帶來口頭報告(Abstract 8501),公布更多研究細節,共同期待。
令人欣喜的是,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新輔助和輔助治療后特瑞普利單抗單藥鞏固治療中國III期NSCLC患者的療效顯著,期中分析結果達預設標準,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Neotorch研究結果顯示,研究者評估的中位EFS(NE vs. 15.1個月,HR=0.40,P<0.0001)顯示出非常驚艷的、前所未有的HR值,提示特瑞普利單抗圍術期免疫治療能夠降低60%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圖1),遠遠低于既往該領域其他研究EFS的HR值,為我國III期NSCLC患者帶來生命新希望。
圖1. EFS分析(研究者評估)
在病理學緩解方面,特瑞普利單抗組主要病理緩解(MPR)率為48.5%,是安慰劑組(8.4%)的近6倍(P<0.0001)(圖2),完全病理緩解(pCR)率提高近30倍(P<0.0001)(圖3),獲益顯著,深緩解或將為III期NSCLC患者更優預后帶來可能。
圖2. BIPR評估的MPR
圖3. 研究者評估的pCR和BIPR評估的pCR
此次Noetorch研究的重磅公布,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期中分析的驚艷結果,展現了我國原研特瑞普利單抗的優異療效,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新藥研發的強勁實力。期待未來更多Neotorch研究結果的公布,共同見證NSCLC圍術期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
醫脈通:外科治療一直都是腫瘤最主要的傳統治療手段,但想要患者獲得最佳獲益,還需要免疫、放療、化療等其他治療的加持,現如今NSCLC的診療模式和以往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您如何看待圍術期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前景?
楊帆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今年美國胸外科學會年會(AATS)上,一位美國教授指出,“今天,作為治療肺癌的胸外科醫生,如果還只是考慮手術加輔助治療,是一種懶惰和不負責”。近年來,圍術期治療的發展迅速,已經從單一的輔助化療,到今天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無論驅動基因陽性還是驅動基因陰性,都步入到綜合治療的時代。以PD-1/PD-L1單抗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和以EGFR-TKI為代表的靶向治療,已經改變了圍術期治療的面貌,使相當多的患者通過綜合治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獲益。
今年NSCLC圍術期治療領域,將會有多項重磅研究公布,進一步更新過去以手術為主,以外科治療“打頭陣”的治療策略,夯實圍術期綜合治療的理念,以期延長患者的生存,改善生活質量。
小 結
從治療到治愈,肺癌向慢性病轉化,是每一位臨床醫生的愿景。從單一的外科治療,到化療,再到如今的免疫、靶向等更加精準的綜合治療策略,治療手段和理念持續轉變,為NSCLC患者帶來生命希望。Neotorch研究的重磅發布,夯實了圍術期綜合治療理念,為我國III期NSCLC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追求卓越,不斷創新,期待未來更多圍術期免疫治療研究(KEYNOTE-671、CheckMate-77T、IMpower030等)結果公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