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我們設置這樣一個評比:你的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是什么時候?
相信對于癌癥患者而言,答案一定會是:確診癌癥的那一刻。
如果我們還要給這個答案加一個定語,那答案可能會是:確診癌癥,并且得知它是晚期的時候。
確實,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籠統的將“癌癥”視作一個類型的疾病,但往往忽略了它的復雜性。
事實上,不同的癌癥類型(例如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以及不同的分期(I、II、III、IV期,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早期、晚期”),最終我們的治療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其中區別最大的,莫過于癌癥的“早期”以及“晚期”了。
在臨床上,我們有一套“TNM分期”來界定癌癥的分期情況,在這套劃分體系中:
● “T”代表的是原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潤情況;
● “N”代表的是癌細胞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 “M”代表的是癌細胞血液遠端轉移的情況。
而我們判斷一位患者是否屬于晚期,重點就在于癌細胞是否出現了遠端的淋巴結轉移,或是更干脆出現的血液的遠端轉移。
這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可謂生死攸關的問題。
那么,一個野心勃勃的癌細胞,是怎樣狡猾的逃過人體限制,通過淋巴系統或血液系統出現在人體其他部位的呢?
接下來,我們就以一個癌細胞的視角,從出生到轉移全過程給大家講講它的“人體歷險記”。
癌細胞的出生
我們姑且把這個癌細胞稱作“小帥”。
小帥原本是一個人體的正常體細胞。
我們知道,我們體內的細胞在微觀層面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分裂、復制,來維持著人體的正常運轉。
小帥同樣也在盡忠職守的不斷工作、分裂復制著,堅守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然而,盡管小帥十分努力,但它所屬的主人卻并沒有珍惜細胞們的努力結果:
他抽煙、喝酒、熬夜,把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體驗了個遍
于是,小帥所處的工作環境變得十分惡劣。時刻處在斷電、缺水缺糧、天災人禍的狀態中。
偏偏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以小帥為首的細胞們還得不斷工作,分裂和復制,來保持軀體的正常運轉。
即便是機器,在高強度的重復工作中偶爾也會出現錯誤,更何況是人體這樣復雜又脆弱的精密組織。
于是,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在小帥不斷復制與分裂的過程中,它開始不斷的積累一些“基因錯誤”。
這些基因錯誤剛剛出現時,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第一時間就發現小帥已經“黑化”,及時將這些“內鬼”消滅的;
但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已經讓這具軀體的免疫系統不堪重負了。
于是,不斷積累基因突變,第一個逃避免疫系統追殺的“黑化小帥”出現了。
它穿上了偽裝的外衣,讓虛弱不堪的免疫系統將其視為“自己人”,從而逃避了追殺。
“黑化”的小帥,已經不將正常的工作與秩序作為己任,轉而開始瘋狂的復制與繁殖,爭奪人體養分,徹底陷入瘋狂。
癌癥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
生長與轉移
從癌癥的雛形,生長到腫瘤體積大于1毫米(可以被CT等影像學發現的大小),往往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這具軀體持續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沒有定期癌癥篩查體檢的習慣,他錯失了很多個消滅瘋狂繁殖的“小帥”的最佳的時機了。
最后,當小帥因為侵犯人體組織,產生疼痛或是其他癥狀,徹底暴露在CT或是PET-CT等影像中的時候,已經露出它的陰險面目,轉移得遍布全身,徹底在這具軀體中四處安家了。
那么,小帥是怎么生長與轉移的?
首先,上文提到了小帥學會了偽裝,讓免疫系統認為“這是自己人”;
其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小帥開始表達一種叫做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引誘”人體的血管生長至它的身上,從而汲取血液中的氧氣和其他營養物質;
最后,小帥開始從淋巴系統和血液系統向外拓展,最終占領整個人體。
轉移第一站,人體淋巴組織
淋巴結是人體的過濾器,它會過濾淋巴、清除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
小帥的第一步行動,就是想辦法脫離它原本生長的地方,隨即附在淋巴管的外壁上,經由淋巴系統一起流動到新的淋巴結上。
當然,作為負擔過濾器職責的淋巴結,小帥妄圖通過它來轉移可謂九死一生,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殺死,但時間一久,仍有“漏網之魚”逃脫。小部分在淋巴結中落地生根,擴大規模;甚至逐漸向遠端淋巴結擴散。
因此,小帥的淋巴結轉移路線,一般是首先到達距腫瘤最近的一組淋巴結(第一站),然后依次在距離較遠者(第二站、第三站),當腫瘤細胞在每一站浸潤生長的同時也向同組內鄰近的淋巴結擴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他也有可能直接向較遠一組淋巴結(第二站或第三站)轉移。臨床上稱這種轉移方式為跳躍式轉移。
當擴散僅限于附近的(區域)淋巴結時,癌癥被定義為局部晚期;如果已經擴散到區域淋巴結之外,并且在遠處的淋巴結或其他組織中發現,此時就認定為癌癥的晚期。
轉移的終極目標:血液轉移
通過淋巴結轉移,畢竟還是有很多限制:一是淋巴結過于危險,小帥的轉移“九死一生”,二是淋巴結無法到達身體的每一處地點。
于是,“黑化”的小帥選擇了它的第二個轉移途徑:血液。
正常情況下,小帥一旦離開它賴以生存的地點(附著物),如果在一兩個小時內沒有找到新的附著物,就會發生“失巢凋亡”,直接死亡。
但是小帥也有著不少應對的策略:為了避免失巢凋亡,小帥選擇和兄弟們抱團取暖、互相依附,從而實現血液遠端轉移;有時會選擇用血小板把自己包裹起來,也能產生遠端轉移的效果;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攜帶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一起“出走”,實現遠端轉移。
最近,研究者們甚至發現小帥可以利用人體細胞表面的“圓泡”來茍且偷生,促成自己的轉移。總之,道路千萬條,對小帥來說轉移第一條。通過血液轉移,小帥可以來到人體的每一個地方,并隨之“安家落戶”。
勤篩查、早治療是應對癌癥的最佳方式
當我們發現癌癥已經產生遠端轉移,不管是化療的廣泛轟炸、靶向藥物的精準狙殺,還是免疫治療藥物的撕破偽裝,癌細胞們總有各種應對的措施來讓我們的治療鎩羽而歸。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應對晚期癌癥的治療中,始終不能取得最后勝利的根本原因。
總管癌細胞的整個生長過程,其實最佳的治療時機,就是在沒有發生癌癥以前,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給“小帥”肆虐的機會;
再次則是在癌細胞生長的初期,就及時發現它的蹤跡,將其扼殺在襁褓之中。
這是面對癌癥,最高效,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希望“勤篩查、早治療”這六個字的抗癌寶典,能被更多人所記住,讓癌癥無所遁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