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目前發病率及死亡率排列首位的惡性腫瘤。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發展,老年肺癌病例也在不斷的增多。
老年患者因其進行性基礎代謝下降、重要臟器的功能衰退,其身體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肝臟藥物代謝相關的酶,如p450酶系統活性降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心臟儲備功能降低等,這些功能的改變將導致其對各種治療的耐受性相對降低及治療毒副反應增加。老年肺癌的臨床突出特點是并發其他疾病較多,如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因此,影響預后因素除原發病、合并疾病外,還要兼顧其年齡、體能狀況、營養狀況以及精神狀態等。影響老年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是合并病而非年齡,提示我們積極控制合并病對老年患者的預后可能更有益。
對于老年肺癌患者,一般狀況良好及無手術禁忌證者,還是應考慮手術治療,微創模式是很好的選擇。在心肺功能和全身狀況容許的前提下,手術、麻醉等方式的選擇也應與老年人身體狀態直接關聯。手術上適宜采取病灶部位的解剖學切除,部分采取非解剖學切除。對于大范圍的淋巴結清掃等操作,容易導致損傷加重、并發癥增多,建議避免使用。
對于無法實施手術切除的患者,可以根據患者檢查的情況,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實施有針對性的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放療、化療等手段。應該說,在治療中需要考慮的診療方式的選擇,不僅僅是只看重治療的療效,還是要重點兼顧和考量治療、藥物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區別利弊才是診療的關鍵。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