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看病難在某些地區大概是真的,當然主要原因仍是大家都往最大的醫院跑,即使是普通的小病。這樣能不難嗎?今天問診的這位結友在當地預約住院行肺結節手術,是從2022年7月份開始排除的,居然到了2023年5月才通知可以去辦住院手續。如果真的是要緊的病,黃花菜都涼了呀!這肺結節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外科切除的嗎?時機是合適合理的嗎?結友在動身去手術前想再網絡上再咨詢我一次,吃吃定心丸,我卻叫他先緩緩,不要急著開刀。
問診歷程:
第一次問診:2022.2
病情:2021年9月體檢發現了肺部結節,體檢醫生讓去找專科醫生看一下,后去呼吸內科看診,醫生給開了鹽酸左氧氟沙星,開的兩周的量,吃了一周開始長疹子,就停藥了。2022年1月28日開始發燒,伴隨惡心嘔吐,在當地醫院發熱門診輸液后退燒,2月2日又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癥狀,但癥狀都不典型,說不上是哪里不舒服,又因為是過年期間,就醫很難,就擔心是不是肺部這個結節的問題。
2022年2月8日,過完節復工后第一時間找了醫生開了CT復查肺部。在互聯網上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開始變得焦慮,覺得事情變得嚴重了,然后就去了當地一家上級的三甲醫院胸外科,醫生說之前其他醫院的CT他看不到,然后重新開了CT (沒能要到DCM版本,先上傳了一個報告單和結節截圖),結果出來后直接建議手術。我覺得還是謹慎,后來拜讀到您的文章,所以想請葉主任給點意見,感謝!另外,為什么醫院的報告單上寫的是7mm,但是胸外科醫生又給我測量的是8mm呢?
影像展示:
這是2021年9月初發現時的影像,右上葉后段磨玻璃結節,整體輪廓清楚,瘤肺邊界清;部分邊緣略毛糙,似有小毛刺樣;部分邊緣密度稍偏高。考慮是腫瘤范疇的,但因沒有實性成分,也沒有明顯血管征,應該是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些。
右下葉胸膜下病灶,實性。但考慮良性可能性大,基于:1、病灶邊緣平直,沒有膨脹性;2、與胸膜接觸面寬;3、與胸膜緊貼,但沒有牽拉,說明沒有收縮力;4、小而密度過高,而且邊緣光滑。
上圖是2022年2月時復查的,病灶仍在,但感覺密度還淡點去,當然這是掃描條件大概有所區別的關系,至少是沒有進展的。
局部放大薄層看,灶內小空泡征;粉色箭頭所示處密度較其余部分略高,但仍非實性密度;病灶整體輪廓較清。仍考慮是腫瘤范疇的,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
下葉病灶沒有明顯變化。
我的意見:你上葉這個結節考慮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目前還不必急著手術,先半年復查隨訪再說。下葉實性的考慮良性的。
第二次問診:2022.7
病史:葉主任您好,我于2021年9月體檢發現的肺結節,2022年2月在線向您問診,您讓我先隨訪,請葉主任幫忙對比一下最新的CT片子(截止目前已上傳4次不同日期的CT報告至平臺),和以往的片子變化大不大,目前是手術干預還是繼續隨訪?
影像展示:
這是2022年5月份復查時的,沒有明顯變化。仍是純磨玻璃結節,內部密度略不均勻。
下葉的病灶感覺密度較前略胝,特別是中間有點變得淡點了。邊緣仍平直,沒有膨脹性;與胸壁接觸面仍廣,且病灶沒有增大進展。仍考慮良性的。
我的意見:我覺得與之前沒什么變化,上葉的密度還是挺低的,繼續再觀察為妥,半年或1年均可。
第三次問診:2023.5
病史:無抽煙史,辦公室工作性質,會接觸二手煙。2021年9月體檢發現了肺部結節, 2022年2月8日在某醫院復查ct。2022年2月18日,因縣級醫院不專業,后來去了當地一家三甲醫院胸外科復查ct。2022年5月20日,復查ct,線下看了某全國著名醫院教授。2022年11月9日,復查ct。2023年2月12日,復查ct。上傳了前幾次的ct和最近一次ct,請葉主任幫忙判斷一下,謝謝您。
影像展示:
這是2023年2月份復查的CT影像,右上葉病灶仍是非常淡的磨玻璃結節,較2021年初發現時并無明顯進展,出沒有血管征或實性成分,是惰性、穩定和低風險的腫瘤范疇的小結節。
下葉的病灶中間開始出現低密度區,傾向液性的。從其變化過程來看,目前考慮是肉芽腫性炎伴壞死可能性大,基本上就是良性的,是不需處理干預的。
我的意見:不建議近期手術,太著急了。右下考慮良性的,肉芽腫性病變可能性大;右上最壞不典型增生而已,更可能只是肺泡上皮增生,況且與2021年的相比,沒有進展。我的想法是暫緩手術為妥。
感悟:
現在檢查發現的肺磨玻璃結節,只要持續存在的,不是片狀而是圓形或類圓形的,基本上都是腫瘤范疇的,但考慮腫瘤范疇是否有必要手術切除卻是兩說的。最根本的是“有沒有風險”!如何來判斷風險有無或大小?
最主要是:隨訪有無進展!進展或風險表現在影像上則主要是依據:1、有沒有實性成分,以及實性成分的占比;2、有沒有血管進入以及進入的血管有沒有異常增粗和散開來。抓住這兩點,并按時復查隨訪,基本上不會耽誤病情。當然有許多結友問:既然已經考慮惡性的腫瘤的范疇,為什么不盡早切除,難道還等它轉移嗎?這就涉及到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兩個特點:一是容易多發;二是相對惰性。
我之所以堅持這樣建議,那是因為:
1、磨玻璃結節為表現的肺癌是有別于傳統肺癌的一類新型肺癌,它們相對惰性、發展緩慢,治療效果好。只要是純磨玻璃密度,病理上不管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微浸潤性腺癌,抑或浸潤性腺癌的貼壁型都幾乎不會轉移;
2、早干預和隨訪到有范圍明顯擴大或密度增加、開始出現實性再處理,效果相當,當然這要定期關注隨訪;
3、磨玻璃結節為表現的肺癌,多發的非常普遍,發現孤立性肺磨玻璃結節馬上干預處理,可能并不能帶來一勞永逸,后續再新檢出結節的概率很高,推遲手術干預或許能兩次手術合并為一次(主病灶安全隨訪前提下,再出現同側新病灶最終仍要處理時,可一并解決。
比如:現在發現一個肺結節A是原位癌,它十年后有風險,五年后會長第二處B,十年后會長第三處C,當然也是低風險結純磨玻璃結節的話。如果現在切除A病灶,五年后切除B病灶,十年后切除C病灶,你得接受三次手術。而如果十年后一起切,只要切一次;);
4、推遲手術干預時間推遲了機體創傷時間,至少假如5年后才干預,這5年沒有手術相關的不適,生活質量更好,而治療效果是一樣的。關鍵還不用背負“癌癥”的惡名,對交友、工作、入職等也有好處;
5、等待新的治療方法、治療理念出現:目前的觀念手術治療是首選的,對于早期肺癌。如果五年或者十年后,有證據表明,比如說消融在磨玻璃結節的治療上與手術是一樣的,或者有新的治療手段出現,又或者者肺磨玻璃結節發生的機理搞明白了些,治療的手段或者理念就會改變,也許手術就不是首選治療方法,那你的肺結節不是就可能不用開了嗎?
6、多發結節在都風險低時,處理了主病灶并沒有解決隨訪焦慮以及次要病灶可能進展的問題,于事無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