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難治性癌癥,需要細加分析,俗話說:“只有了解對手,才能戰勝對手”。很多情況下,其實是我們不了解對手,只知道一味地“蠻干”,所以難治,如胰腺癌就很典型。
化療促進疑難癌的“發展”
人們通常認為胰腺癌“病程短、進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6個月左右,屬于真正的癌中之王”!然而,凡事均應作細細分析。
筆者認為,上述窘境的深層原因在于現代醫學缺乏針對性的措施:胰腺周邊解剖結構復雜,手術本即有困難;而早期胰腺癌通常多無癥狀,常常被誤診為胃痛或膽囊炎膽石癥等,一旦被發現,大多屬于晚期,已失去手術可能。
而放療對腺體組織弊大于利,會引起眾多嚴重副作用,化療對胰腺組織很不敏感,再加上胰腺本身又是個“外分泌”腺體,化療藥物能進入胰腺的少之又少,即使進入后又大量被“泌”出來,沒有殺死壞蛋,卻殺傷了周邊組織。
因此,即便是“王牌”化療藥,亦每每于事無補……正因為現代醫學的“三大法寶”失靈,胰腺癌才顯得十分兇險,但如果換個思路,可能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故而,滿眼望去,胰腺癌第一死因,不是癌癥本身,而是人類自以為得意的化療。人類發明出化療,為的是救命,結果卻往往折壽!
對癥論治,而非只滅癌細胞
揚州郊區邗江有一位鄉村中醫,戚先生,比我小一歲,因全身黃疸,心窩下疼痛,蘇北醫院確診為晚期胰腺癌。
他自己懂醫,又去南京看了,都說不行了,開始準備后事,老婆事后曾對采訪的記者說:她瞞著老公已把壽衣做好了!他兒子在上海做汽車銷售,兒子的老板正好是我的肺癌病人,老板人很好,聽說員工老爸生癌了,說“趕快找何教授吧!”
一家人匆忙趕來上海門診部找我,當時,患者臉蠟黃,精神一般,疼痛中等,那時已有膽道支架技術了,我看了CT片,給他一個建議:“手術是不可能的了!阻塞性黃疸這么厲害,黃疸必須退掉,先內服外敷。
用藥1個星期后,小便顏色從加深到變淡,大便變得又黑又黏。兩星期后,黃疸退了大半,身癢明顯好轉,就是胃口還差些。我是借內服外敷,消腫利濕,解除胰腺局部水腫,幫他退了黃的。
從那以后,他情況逐漸好轉,認真吃藥3~4年后,他已基本臨床痊愈。
現在已活過15個年頭多,隔三差五帶些癌癥新病人請我看,逢人就說我救了他,說他雖然得了胰腺癌,但什么苦頭都沒吃。
像戚先生這樣的情況,如果當時急于抗癌、殺死癌細胞的話,不管是中藥西藥,他都難以承受,也許就沒法支撐下去。
當然這樣的病癥并不是個案。同樣的,舉一反三,所有難治性癌似乎都有類似特點,需知己知彼,了解它的特點和“軟肋”,從而有效加以應對,而不只是急于抑制癌細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