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大約有42萬女性罹患乳腺癌,這是一個不幸的數據,乳腺癌確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
既然生命中遭遇乳腺癌,躲避不是辦法,也無法躲避,我們只得直面它的存在并與之相抗爭,堅持到底,最終勝利!
與腫瘤相抗爭的過程當中,有些事情我們還是清楚一點比較好,知己知彼么。
乳腺癌是如何被發現的?
首先,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女性每月在月經后7天進行一次乳房自檢,自我檢查時,在淋浴或者躺在床上時,用手指對乳房進行觸摸,檢查有沒有任何異常。如果發現結節、腫塊、硬塊、壓痛或其它異常,應盡快就醫,這是要強調的,不能自以為。
其次,定期體檢是及早發現乳腺癌的另一重要途徑。健康成年女性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臨床乳房檢查,包括乳房的觸診和乳頭的檢查。醫生還可能會根據乳腺的情況安排超聲、乳腺X線檢查或乳腺核磁共振。
最后,乳腺癌的篩查還包括乳腺X線攝影(乳腺鉬靶)和乳腺超聲。該篩查適用于40歲以上的女性。X線攝影和超聲可以幫助診斷乳腺病變,但是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如乳腺核磁共振或乳腺活檢等。
治療前需要明確病理結果以及基因分型,以便更精確的治療
以前,根據查體、超聲、鉬靶等手段檢查后我們“考慮”乳腺癌,就進入手術室,醫生做了兩手準備,手術切除腫瘤后立刻做病理檢查,良性,手術結束,惡性,擴大手術。
弊端明顯,若是惡性沒有更明確的分期,跳過了要不要術前治療,還有病人在手術室等待過程也是很艱難的,醫生也難免有一些倉促感。
所以,現在考慮乳腺癌后定性、定期!選擇穿刺腫瘤及腋窩淋巴結。
乳腺癌病理診斷是乳腺癌診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通過對乳腺癌患者的組織樣本進行形態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確定腫瘤的病理學類型、浸潤深度、組織學等級、分子亞型等信息。
這些信息為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此外,乳腺癌病理診斷還可以輔助預測患者的預后,為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提供基礎。
基因分型是指通過對乳腺癌患者相關基因的研究和分析,確定患者的基因型,并通過這些基因型預測患者的腫瘤特征、預后和藥物反應等信息。
大家常聽說的三陰型乳腺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Her-2陽性乳腺癌等等就是腫瘤的基因分型。
手術
手術前要不要新輔助治療(術前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簡而言之,惡性度高、術后易復發的一些腫瘤建議新輔助治療。
目前常見的乳腺癌手術方式有哪些呢?
一、全乳切除術
全乳切除術也叫做乳房根治術,是治療早期乳腺癌的一種方法。該手術將患側整個乳房切除,同時清除腋窩淋巴結,以達到根治目的。現在多選擇改良根治術,創傷范圍要小很多。但由于切除整個乳房,手術后女性身體形態可能發生改變,對于某些女性而言會帶來心理上的負擔。
二、保乳手術
保乳手術是切除患側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組織,術后可以通過整形手術來修復形態。這種手術可以提高女性心理和生活質量,但是術后需要較長時間的放化療并需要定期隨訪,以避免復發。
三、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是通過一些小孔將手術器械和攝像設備引入腹腔,直視下進行手術。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許多優勢,如出血少、恢復快等。對于患者而言,腹腔鏡手術可以減少術后疼痛和創面感染率,并縮短住院時間。
總之,選擇哪種手術方式需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和醫生的意見進行綜合考慮。無論采取哪種手術方式,術前的檢查、手術技術、術后的修復和康復都非常重要。
術后康復
術后患肢水腫是由于乳腺癌手術時引起的淋巴結清掃和放療等原因導致乳腺周圍淋巴液回流受阻堆積和淋巴液循環受到干擾所致。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斷,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采取積極措施來預防和治療術后患肢水腫。
預防措施包括恰當的淋巴引流按摩、進行瑜伽等類似的,運動量適中、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等。這樣有助于促進淋巴液的循環,并減輕術后患肢水腫的程度和癥狀。
如果您的患肢出現水腫現象,請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治療一般包括用藥物、穴位刺激、理療、按摩等方式。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病情,制定出最為適合的治療方案。
術后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
醫學指南推薦除了一部分激素受體陽性、早期的乳腺癌術后免于化療,大多數患者還是要經受化療這一關。也有基因檢測推斷化療的利弊而選擇是否化療。
保乳、原發灶比較大、腋窩發現淋巴結等情況術后考慮放療。以往化療、放療順序有多個方式,現在推薦化療結束后放療。
基因分型Her-2陽性即要靶向治療,曲妥是經典用藥,一年時間。
術后內分泌治療
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大約占到70%多,這就意味著術后要內分泌治療,也就是雌激素的問題,它是受體陽性腫瘤細胞的“糧食”,所以減少它、或者阻止它與腫瘤見面。
雌激素大概有三種,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其中雌二醇是最主要的一種。
內分泌治療分為絕經前、后兩種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主要來自卵巢分泌,而絕經后雌激素多是雄激素轉化而成的。所以,絕經前一般用些阻止雌激素同腫瘤見面的藥物,競爭性受體抑制劑,多用于昔芬類藥物。
絕經后呢?芳香化酶抑制劑,各種“曲唑”以及“美坦”,甾體類、或非甾體類,其作用大概是組織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
內分泌推薦5—10年,腫瘤負荷大的、內分泌治療耐受性還可以的患者推薦10年。
內分泌治療由于抗雌激素,常常并發有骨質疏松的情況。曬太陽、補充鈣和維生素D,必要時用抑制骨破壞的藥物。
定期復查要重視
復查也是必須重視的,也是對復發轉移灶“早發現早治療”的意思。
乳腺癌術后復查時間根據腫瘤分期分型具體情況而定。復查的項目包括影像學檢查、血液生化指標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體格檢查等。
影像學檢查主要為乳腺鉬靶、超聲或者X線等,旨在檢查另一側是否有腫瘤發生或者早期乳腺癌復發,也可以評估手術效果及放療效果。
血液生化指標檢查則主要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電解質等情況;與之相關的腫瘤標志物的變化一般與體內癌細胞變化相關。
我們需要建立積極的信念。正面的思想可以使患者更加堅定對抗病魔的決心。治療期間,可以尋找心理咨詢或心理輔導的支持,舒緩情緒和保持樂觀的態度,有利于恢復健康。
新的技術和治療手段持續涌現,乳腺癌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癥。我們要堅持預防、及早發現、積極治療、積極心態,讓健康的生活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