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次SCLC診治高峰論壇的特邀國際嘉賓,UCLA Medical Center Jonathan W. Goldman教授在本次會議上帶來了主題為“國際小細胞肺癌研發和臨床實踐進展”的精彩報告,與大家共同探討SCLC的國際前沿進展和臨床疑難病例,助力SCLC患者實現更長生存。
SCLC約占所有肺癌的15%,與吸煙密切相關,有研究發現,僅8%的SCLC患者可能從不吸煙。SCLC的腫瘤細胞生長分數高、倍增時間快,且較早出現廣泛轉移,治療難度較高。SCLC發展迅速,常伴有咳嗽、氣短、咳血、體重下降、乏力、胸痛及上腔靜脈綜合征(SVC)等阻塞癥狀,也包括諸如椎體的骨轉移和腦轉移。更復雜的還會伴隨明顯的副腫瘤綜合征、內分泌癥狀,常見的如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和較為罕見的庫欣綜合征以及肢端肥大癥,同時也可能伴隨免疫和神經系統的副腫瘤綜合征,最著名的是Lambert-Eaton肌無力綜合征,以及其它更加罕見的癥狀。
Jonathan W. Goldman教授
對于SCLC能否及時被診斷,Jonathan W. Goldman教授介紹到,一項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LST)旨在識別任何肺癌類型的高風險患者,并將每年低輻射劑量的CT與胸部X光的影像學診斷進行比較。通過這項試驗,研究者發現肺癌患者的死亡率得到顯著的改善,納入試驗的5萬多名患者中肺癌死亡率降低了20%。其中最為顯著的進步則是能夠提高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早期篩查率,同時也有利于其他心肺疾病的早期診斷。而對于SCLC,由于其生長速度較快,確診較為困難,大多數SCLC患者仍然是在出現癥狀或表現后確診的,難以通過篩查項目更早地確診,因此SCLC在放射篩查方面仍面臨著巨大挑戰。
目前已有幾種血清篩查技術正在開展研究中,即DNA甲基化、自身抗體檢測和miRNA特征識別,研究發現它們具有合理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陰性預測值(NPV)接近98%,雖尚未達到用作篩查工具的水平,但還有更多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期待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關于可監測疾病復發的血清工具,現在主要是醫學影像技術,患者通常約三個月行一次CT檢測,化療/放療后的前幾年需持續監測。此外,腫瘤微小殘留病灶(MRD)檢測的標桿技術——Sianatera在NSCLC中已經開展了諸多研究,SCLC也將是其潛在的應用領域。
對于SCLC的治療,Jonathan W. Goldman教授首先回顧了局限期SCLC(LS-SCLC)的同步放化療療效,在治療的前兩個周期采用鉑類-依托泊苷聯合放療,可為患者帶來有效的獲益。Jonathan W. Goldman教授跟蹤了一項25年前發布的研究,研究表明,相比每天進行一次放療的對照組,每天進行兩次放療的患者能夠獲得額外獲益,但其劑量和時間尚存在爭議。最近更新的CONVERT研究表明,兩種放療方案療效相似,一種是每日一次放療(2Gy/d,持續33天),一種是每日兩次放療(1.5Gy/d,持續15天)。在LS-SCLC患者進行同步放化療的情況下,兩種放療方案均有療效。
經過近幾十年的不斷探索,免疫治療聯合化療應用于廣泛期SCLC(ES-SCLC)的一線治療為患者帶來了突破性的生存獲益。IMpower133研究評估了依托泊苷+卡鉑聯合阿替利珠單抗作為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發現,患者在接受化療治療的初期,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并未在曲線上體現出差別。但化療結束后,腫瘤應答率下降,此時使用阿替利珠單抗則有明顯改善,且所有不同亞型都有獲益,尤其是OS獲益,該方案的療效也進一步得到了后來CASPIAN研究的支持。
CASPIAN研究設計了三個研究組,依托泊苷+順鉑/卡鉑(EP)組,對比度伐利尤單抗聯合EP組,或度伐利尤單抗+替西木單抗聯合EP組,均允許使用預防性腦照射(PCI)。度伐利尤單抗聯合EP組與單純EP組的對比曲線中可發現,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有顯著獲益,且大約1/5的患者,在24個月后可繼續獲益,但尚無跡象表明在此基礎上增加替西木單抗可帶來明顯獲益。
Keynote-604研究與上述兩項研究類似,雖然并未達到OS的獲益,但總的來說,這三項研究相互支持,并證實度伐利尤單抗或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是ES-SCLC的重要治療方案,目前度伐利尤單抗和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均已獲批相應適應癥,為ES-SCLC患者帶來顯著臨床獲益。
根據關鍵轉錄調控因子的表達水平,可將SCLC分為四種分子亞型,分別進行針對性治療。最大的SCLC亞型被稱為SCLC-A型,以高BCL2和高DLL3為特征,其他較小的亞型:SCLC-N型,SCLC-Y型和SCLC-P型也有各自的特征,可以根據明確的分子表達來識別。
如何將上述概念引入到治療和開發中是研究者面對的挑戰,PD-1、PD-L1、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通過雙抗或單抗藥物偶聯物或CART進行針對性治療,已有眾多相關研究正在開展中。另外,受體酪氨酸激酶靶點,以及與細胞周期或DNA損傷反應的相關靶點,如PARP、CHK1、WEE1、AURKA激酶也較為常見,此外還有表觀遺傳學上的靶點,可嘗試將這些新療法引入SCLC亞型中進行治療。例如,在SCLC-A型中,CHK1、WEE1、AURKA激酶表達量最高;AURKA激酶抑制劑或Myc抑制劑可能靶向SCLC-N型;PARP抑制劑主要靶向SCLC-P型;SCLC-Y型是炎癥型,也是免疫療法可能帶來特別獲益的領域,但還需更多證據支持。
PARP抑制劑是目前看來具有很大潛力的療法,可能與SCLC的高有絲分裂率和PARP抑制劑具有DNA修復損傷機制有關。而且,SCLC是PARP表達水平上調最高的腫瘤亞型之一,因此,無論是通過PARP抑制還是PARP捕獲,都可能為患者帶來獲益。他拉唑帕尼是一種與PARP抑制劑聯合應用的單一藥物,用于SCLC患者的應答率約為10%,暫時不足以應用于臨床研究,但提示思考方向有臨床意義。Jonathan W. Goldman教授的團隊采用他拉唑帕尼聯合替莫唑胺的研究,研究結果令人興奮,第一批患者數據顯示,部分緩解率接近40%,其中部分患者腫瘤緩解時間明顯超過1年,提示該方案對于SCLC的治療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
SCLC的早期篩查目前仍存在諸多困難,但早診斷、早治療仍是SCLC患者提高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在治療上,無論是LS-SCLC還是ES-SCLC,治療方案一直在不斷精細化、規范化,雖然SCLC患者的生存期仍未達到預期,但新的藥物、技術、精準治療手段正在不斷開發中,相信通過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SCLC實現長生存未來可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