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是人體的免疫器官,就像血管一樣,遍布全身,廣泛存在于身體的各個部位。淋巴結轉移是指癌細胞通過周圍的淋巴管,進入到了淋巴結,然后通過血液,擴散到人體更遠處的淋巴結。比如乳腺癌容易轉移到腋下淋巴結,甲狀腺癌容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肺癌容易轉移到肺周圍的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而大腸癌則容易轉移到腸系膜淋巴結。
有一些患者淋巴結腫大后,不知道是否是發生了轉移,憂心忡忡,那么,患者應該如何區別淋巴結腫大和癌癥淋巴結轉移呢?如果是慢性炎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病灶,表現為局部性的淋巴結腫大。
主要是下顎淋巴結腫大比較多一些,有疼痛,一般不超過2到3厘米,質地相對較軟,活動比較好,可以推動。經過抗炎治療之后,會表現出明顯的縮小趨勢。當淋巴結逐漸增大時,可以通過觸摸,會在頸部皮膚下摸到幾個或者一個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炎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而腫瘤復發轉移引起的淋巴轉移,也會表現出淋巴結腫大,但是跟炎癥引起的不一樣。原發癌灶大部分在頭頸部,尤其是鼻咽癌以及甲狀腺癌的轉移多為常見。腫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表現為頸部或者鎖骨上窩出現,堅硬的重大淋巴結,起初為單方,無疼痛的可被推動,很快會出現多個淋巴結,并侵及到周圍的其他組織,此時有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晚期狀況可能會發生壞死,以致潰瘍,感染,甚至出血。
腫瘤淋巴結轉移是患者預后差的主要原因,由于手術和放療對此類轉移的療效不理想,對化療不敏感,故長期以來一直是惡性腫瘤治療中的難題。可以采取多學科包括中醫藥在內的綜合治療,可以長期生存期,甚至臨床治愈。
事實上,很多已經轉移的患者,經過治療,仍可獲得非常好的生存期,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氣餒。在癌癥的治療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癌癥復發了,患者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忙得團團轉,托人、花錢、住最好的院、用最好的藥、買最好的營養品,不停地安慰患者。
整個家庭陷入一種非常混亂的狀態。患者也可能會無所適從,陷入無盡的苦惱。這個時候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患者最需要的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光擔心是無法改變未來的,如果我們努力把握現在,鼓起勇氣與信心,抓住治療的機遇,積極行動起來為自己爭取健康,未來就會因此而改變。
如果是遠處的淋巴結轉移,也就是晚期的癌癥,一般是不能做手術的。這時中醫介入的優勢在于:1、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大多數補益類中藥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強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其機制主要是通過提高免疫細胞及免疫因子的活性,調節機體內環境而發揮抑瘤和抗轉移的作用。
2、改變淋巴結的微環境。腫瘤淋巴結轉移灶與淋巴結的微環境有關。若轉移灶不能適應淋巴結內的微環境,則腫瘤細胞就會發生死亡。中醫藥的特點是有效部位多及作用的多靶點,在改變淋巴結微環境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